「31+28」省執行!兩大耗材品種,開始帶量采購
11月21日,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連發兩則通知,公開征求《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以及《輸注泵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
從聯盟成員和采購規模上來看,這兩類耗材集采完全媲美“國采”的范圍和力度。
其中,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覆蓋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輸注泵類覆蓋28省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僅有河北、江蘇、云南3省未參與進來。
本次執行周期為3年,需求量按參加本次集中帶量采購的每一家醫療機構報送采購需求量累加得出。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首年采購需求量為292442根,輸注泵為12064636個。
就此來看,31+28省大規模團購,合計采購量超過1235萬個,無疑將對現有耗材市場帶來極大的沖擊!
跨國巨頭二分天下!國產剛剛獲批,集采就來了
此次集采的兩類耗材中,輸注泵市場較為成熟,此前已在福建、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開展過集采。其中,河南省鎮痛泵類耗材集采中選產品平均降幅83.6%,最高降幅達90.5%。
而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目前尚無省份開展過帶量采購,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采新客。
血管內超聲(IVUS)診斷導管是用于進入血管并進行影像信號發射和采集的一次性使用耗材。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3年我國IVUS市場規模約為30.5億元左右,隨后以CAGR21.6%的增速上升至2030年的66.9億元。
目前國內IVUS市場仍由進口產品所主導,包括波士頓科學、飛利浦(已收購火山)。據北芯生物招股書,2021年兩家公司市占率分別為68.6%、31.4%,呈二分天下格局。
國產廠商的IVUS產品在2022年才逐漸實現獲批上市,包括北芯生物、恒宇醫療、愛聲生物(開立子公司)和全景恒升。
圖源:北芯生物招股書
由于剛剛上市不久,國產歷史采購量不占優勢。這一點在本輪集采首年采購需求報量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6家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企業在31?。ㄗ灾螀^/直轄市)現有的報量來看:
國產4家企業,合計報量僅占總量的8.97%,而進口2家波士頓科學、火山合計報量則超過91%,其中排名第一的波士頓科學,其報量高達75%。
國產與進口之間差距如此懸殊,還有希望破局嗎?
最高有效報價公布!降幅每增加1%,多獲3%分量
根據此次中選規則,申報價格不高于全國最低價和最高有效申報價的產品,均為擬中選產品。
征求意見稿也公布了31省聯盟帶量采購的最高有效報價:
冠脈血管內超聲診斷導管基準價為9208元;
60MHz以下的冠脈診斷超聲診斷導管的最高有效申報價為4788元;
60MHz及以上供應價格不應高于60MHz以下申報報價+650元。
分量規則仍然把“以量換價”作為核心,分量多少直接與降幅掛鉤。
降幅48%的中選產品,該產品獲得自身采購需求量的48%,調出采購需求量的 42%作為調出分配量;之后降幅每增加1%,多獲得3%的基礎量,減少3%調出分配量;以此類推,直至降幅達 62%,將獲得自身90%的采購需求量。
這就給國產企業留出了可爭取的空間。
按照本次的分量規則,一旦國產企業能夠給出足夠的誠意實現以量換價,以更低報價獲取更靠前的排名,則將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而不局限于當下各家企業的報量。
這也意味著現有市場格局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大家覺得此次31省集采會是國產破局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