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產品展示
您當前的位置 > 產品展示 > 骨科設備
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KDX8000
加入日期:2024/12/4 11:14:11  查看人數: 1226   作者:admin


雙能X射線吸收測量法是WHO認定的骨質疏松診斷金標準。KDX8000型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是一款用于通過 X 射線來測量人體前臂的骨密度檢測設備,對人體輻射量小,符合放射防護要求。其操作簡單,測量速度快,檢測結果準確度高,重復性好,自動分析診斷結果。可用于檢查骨密度,評估骨折風險及中長期骨質監測。

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KDX8000型適用科室:

  內分泌科、體檢科、骨科、康復科、放射科、老年病科

功能特點:

  采用中國人數據庫

  高頻小焦點光源技術

  內置數字高清攝像頭

  高靈敏度數字探測器

  自研算法,準確度高

  前臂定位,人工/自動勾邊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KDX8000型產品優勢:

  1、整機一體化設計,方便移動,符合人體工學,擺位方便;

  2、數字化圖像采集,采用圖像增強算法,減少圖像清晰度損耗帶來的誤差;

  3、錐形束掃描,面成像技術,成像速度快,圖像灰度值均勻度好;

  4、自動/手動識別感興趣區,輔助準確定位;

  5、含專利定位裝置(專利號:ZL 2020 2 0588523.3),增加對手臂固定的穩定性,提高檢測值穩定性;

  6、全封閉式鉛防護,達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不需要專業屏蔽室

技術參數:


1.測量原理: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采用雙能X射線吸收測量法(DXA),單次曝光、同時產生高能和低能兩種X射線能量。

2.測量部位:手臂前臂,含尺骨、橈骨。

3.測試人群:兒童(0-20歲),成人(20-100歲)。

4.數據庫:具有中國人的專業測量數據庫,總樣本數據量≥7750例

5.一體機式全封閉鉛防護設計,內置工作站,保障醫生及受檢者輻射安全。

6.輻射防護:免防護,設備內部采用全封閉式鉛防護,距設備表面1m處輻射劑量水平為1.13μSy/h,按GBZ 130-2020標準的要求,可不使用帶有屏蔽防護的機房。醫生操作更安全,設備外圍不需要單獨加裝防護。

7.設備內置高清射像頭,觀察前臂擺放位置、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8.含專利定位裝置,增加對手臂定位穩定性,提高檢測值穩定性。

9.設備具有限制焦點與皮膚間距離的阻止裝置,與掃描部位不直接接觸,且自動調整探頭測量合理間距,焦點與皮膚的距離不小于100mm。

10.掃描/呈像技術: 扇形束線掃描,錐束型、面成像快速掃描技術,可以顯示灰階和彩色圖像。

11.質量控制:配備三個校準模塊提供日常質量控制和校準。

12.射線管電壓:低能45kV,高能70kV;

13.X射線管電壓偏差值實測-0.63%;

14.射線管電流:低能0.45mA,高能0.25mA;

15.X射線管電流偏差值實測≤4%;

16.高、低能射線掃描時間4s

17.工作噪音≤70dB

18.骨密度準確度≤±2%

19.骨密度測量的重復性,變異系數CV≤1%

20.骨密度測定結果線性相關系數R不小于0.99;

21.測試區域:90×120mm。

22.焦屏距:球管焦點距離支撐手臂臺板280mm;

23.靶面基準軸角度12°;

24.焦點位置基準軸公差0.5mm;

25.成像清晰度(像素尺寸)156μm×156μm;

26.球管冷卻方式:油冷;

27.成人計算參數:骨密度(BMD)、骨礦物質含量(BMC)、面積(Area)、T-值、Z-值、骨質指數(BQI)骨折風險(RRF)、同齡比、成人比、骨骼的生理年齡、預期發生骨質疏松的年齡(EOA)、BMI指數。

28.兒童計算參數:骨密度(BMD)、Z值、同齡比、BMI指數、骨骼的生理年齡、身高預測

29.能對檢查的圖像進行自動識別感興趣區(分別建立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的感興趣區間,測定骨密度),也可進行手動編輯識別區域,增加醫生判斷靈活度。

30.多接口支持:Dicom3.0接口、數據庫視圖接口、身份證信息讀取接口、Web Service接口、微信掃碼獲取報告接口、USB接口和Worklist接口。

31.多傳輸協議支持:Dicom3.0協議MySql數據庫、ini文件、本地I0、SOAP協議、USB協議。

32.多儲存格式支持:Dcm格式、mdf格式、ini文件格式、JPG/PDF格式、info格式、Json格式、Wl格式。

33.軟件支持中英文切換,可生成二維碼,使用手機掃描可獲取檢查結果。

34.符合各類安全和電磁兼容要求,包括:GB9706.1-2007;GB9706.11-1997;GB9706.12-1997;GB9706.14-1997;GB9706.15-2008;YY050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