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九江鎮煙南煙橋村大榕樹下,一紙結對合約的簽訂,讓81歲的蘇緒基老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未來,煙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岑港文將在下班后定期上門義診,對他的健康情況進行長期、全面的個性化跟蹤服務。
得到這樣便利服務的不只是蘇緒基,29日,九江鎮啟動"醫相隨·青年醫生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活動,煙南和北村社區成為試點村居。項目資金主要由社會愛心人士"眾籌"而來,讓青年醫生與一些相對困難的簽約群眾家庭,建立起一種長期、穩定的健康服務關系,對其進行上門義診、健康咨詢管理等服務,而資金將對義診過程中產生的消耗予以支持。
南海區衛計局方面表示,九江鎮的項目結合了志愿服務的發展模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心與關注,是南海區探索高效、快速家庭醫生式服務的新路徑和新突破。實際上,早在2014年,南海區就在七個鎮街的8個社區試點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2015年則擴大到16個試點社區。今年,這項工作還將新增7個試點社區,這意味著,2016年南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社區將達到23個,未來還將持續擴大服務覆蓋面。 文/圖:張素圈
A.結合志愿服務發展模式
九江創新推廣家庭醫生式服務試點
岑港文是煙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也是一名"家庭醫生".2014年開始,南海區先后有1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成為佛山市家庭醫生式服務示范建設單位,每個社區至少配備兩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以及公共衛生醫生組成,他們定期免費上門為居民提供常見病、慢性病診治以及健康咨詢和指導等服務。
去年一年,岑港文所在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近100戶煙橋居民提供了相關服務。29日,九江鎮"醫相隨·青年醫生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活動啟動,他又成為了首批簽約醫生。這一次,因為有來自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煙橋村居民將享受到服務密度更大、更完善的家庭醫生服務。
據南海區衛計局社區與婦幼保健科科長肖曉東介紹,此前試點覆蓋全南海的家庭醫生式服務,政府暫時沒有針對日常消耗的專項補助經費,而南海各鎮街也有著不同的發展模式。在東部南海福利好的村居,上門服務過程中消耗的藥品甚至還可以享受居委會二次報銷的補償制度;九江一直是人文慈善薈萃之地,則期待聯合慈善的機制喚起社會對家庭醫生項目的關注。
29日試點的青年醫生家庭醫生式服務,就是結合了志愿服務的相關探索。九江鎮義工聯每年負責倡議籌集資金,他們號召社會人士每捐出100元/年,就能在未來一年幫助一個就醫困難的群眾聘請一名家庭醫生,開展4次入戶醫療義診服務以及定期的電話健康咨詢服務。
居委會方面則負責匯集相對困難和需求的群眾名單,義工聯將幫助確定結對青年醫生。青年醫生、資助方代表、受助群眾還需要簽署三方合約,青年醫生在衛生部門監管下,完成工作任務后,將會收到愛心資金對他們的義診過程中產生的物資消耗進行補貼。
岑港文醫生說,接受家庭醫生服務的受助對象以慢病患者、兒童、老年人、殘疾患者等為重點,這些人群亟須家庭醫生上門的個性化服務與關愛,九江鎮的模式為家庭醫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肖曉東則認為,家庭醫生根植于最基層的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基層老百姓健康的守門人,希望通過這種"激勵"和"簽約"方式,長期、穩定地建立家庭醫生與居民間的信任關系,為南海區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探索新路徑,未來期待升級2.0版本的"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讓家庭醫生式服務受到更多關注和推廣。
B.家庭醫生成居民健康"守門人"
南海將持續完善服務配套投入
啟動儀式當日,煙橋村的大榕樹下圍滿了村民,現場立起了醫療知識宣傳架,醫生們還擺起了"攤位",為村民提供醫療檢查和養生按摩服務。村民意姨說,身體不舒服去大醫院距離遠,排隊也要很長時間,即使排到了,醫生往往問一兩句幾分鐘就看完了。如今家庭醫生上門服務,她非常歡迎,這對村里一些腿腳不便的老人更是福音。當日代表村民上臺簽約的蘇緒基老人已經81歲,兒子早故,年邁的他腿腳不便,拄著拐杖,還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未來,他就可以實實在在享受到這樣的福利。
站在醫生的角度,岑港文則認為,除了給村民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家庭醫生掌握了居民的健康檔案,長期跟蹤更加了解居民的健康狀況和病史,看病不需要重復病史,更不必擔心過度開藥和檢查,小病、慢性病都能夠在社區得到診療和調養,同時能夠及時發現大病"苗頭"進行轉診,"一個案例是,村里一位患有高血壓的老人對病情不重視,不按時服藥,我們多次上門勸服及進行心理疏導,囑咐他按時吃藥,堅持一段時間后,他健康狀況好轉很多,自己每天都主動來衛生服務站量血壓。"
南海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朱敏華說,家庭醫生式的服務,是對服務對象實行全面、連續、有效、及時和"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和照顧"的新型醫療顧問和健康管理服務。它為市民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教育服務,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舉措和核心內容,也是實現分級診療的基礎。
"九江鎮啟動的'醫相隨·青年醫生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活動,結合志愿服務的發展模式,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心與關注,是南海區探索高效、快速家庭醫生式服務的新路徑和新突破。"朱敏華介紹,2020年,廣東省大部分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會由目前的??崎T診服務模式轉變為以家庭醫生團隊初診、分診、健康管理、防治結合、以全科門診為主的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模式。
而具體到南海區,衛生部門接下來也將從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制度機制創新、交通工具和全科診療儀等硬件配置、家庭醫生團隊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構建以家庭醫生為基礎的分級診療制度,積極引導居民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家庭醫生建立簽約關系,使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衛生資源與衛生費用的"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