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治區規范和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首批四個試點地區之一,呼和浩特市自4月30日零時起,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同時執行《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試行)2012版》,各級公立醫院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調整。29日,記者來到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一走進門診部,就看到醫院LED屏和最顯眼的地方都對《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試行)2012版》執行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內容進行了公示。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試行)2012版》主要對影像類檢查和實驗室診斷類項目價格進行了下調。影像類主要降價的是大型設備核磁、CT檢查和彩色多普勒檢查,平均降幅15%,如普通核磁平掃檢查費從1050元降低到800元;頭部CT檢查從320元降至260元;彩色多普勒常規檢查從120元降至110元,包含圖文報告費。檢驗類項目普遍降價,平均降幅10%,如常規傳染四項從320元下降至270元,血常規三分類檢查從18元降至15元,血常規五分類檢查從30元降至25元,各類糖類抗原測定從95元降至90元等。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物價管理部部長閆波告訴記者:“因影像類檢查和實驗室診斷類項目幾乎是每位就診患者都會涉及的項目,所以此次價格的下降對患者的費用減輕是較為明顯的。例如下調影像類檢查項目,B超檢查一個部位從120元降至110元,頭部CT降至260元,而且260元的費用中還包含了加層的費用。例如,在做頭部CT檢查中頭顱內發現疑似病變,就需要再重新薄掃一次,這樣就會加至少10層,之前每層收費是8元,現在患者至少會節約80元。”
記者了解到,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每日核磁共振檢查平均161人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每人一次可節省250元,161人次可節約40250元;CT檢查日均525人次,如果都按頭部CT算,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每人一次可節省60元,525人次可節約31500元;超聲診斷日均1758人次 ,如果按每人檢查一個部位算,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后每人一次可節省10元,1758人次可節約17580元。
血液透析患者家屬丁先生說:“我母親經常需要做化驗來及時調整治療處方和透析用藥,每半年定期做一次的乙肝六項化驗從320元降到270元,兩個月定期化驗的血常規從18元降到15元,還調整了很多化驗項目的費用,的確是得到了實惠。”
據了解,此次《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試行)2012版》規范和調整的項目共計8754項,其中影像學診斷類590項,包括X線檢查、X線計算機體層檢查(CT)、核磁共振檢查、超聲檢查等六個部分,其中新增項目23項,其他項目平均下調幅度為15%;實驗室診斷類1104項,包括臨床血液學檢驗、臨床體液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等三個部分,其中新增項目198項,其他項目平均下調幅度為10%。
在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值班醫護人員王曉華對記者說:“此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之后,由于醫院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安排工作,所以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正準備做核磁共振的李女士告訴記者:“我做的是雙乳腺核磁共振,之前要1900元,價格調整后是1300多元,節省了不少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