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互聯網醫療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
加入日期:2016/5/11 11:58:20  查看人數: 900   作者:admin

  互聯網浪潮之下,封閉如醫療領域也都被撬開了大門。近兩年來,互聯網醫療的熱度節節攀升,到目前,在很多機構開始感受到"資本寒冬"的背景下,互聯網醫療領域的投資熱度卻有增無減。


  從今年開年的投融資數據來看,醫療健康行業表現十分搶眼,一季度互聯網醫療領域完成的股權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1倍。1月份,上市公司華潤萬東就引入云峰基金、朱雀基金和瑞華控股等大型投資機構,募資用于高性能DR、MRI、CT產品的產業化項目、醫學影像云平臺,此外,健客網、樂普醫療、道拓醫藥和萊美藥業等也在開年首月就完成融資。


  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火爆并不是新近發生的,而是已經出現多年。事實上,發展到今天,整個行業發展方向已經出現了新的跡象。36氪研究院院長朱一璞表示,總體上看,互聯網醫療領域接下來的發展趨勢是,在細分垂直領域越做越深,越來越傾向于線下布局,領域延伸至消費醫療等。在醫療領域的并購方面,公司主要專注于價值鏈的營造。


  醫療健康的各細分領域去年就顯現出不同的特點。具體而言,生物制藥A輪投資金額激增,腫瘤學引起了新一輪的投資熱;醫療器械投資增速放緩,心血管、骨科主導了新的投資方向;診斷及工具領域由于諸多問題則陷入困境。


  那么目前對于投資機構而言,哪些細分領域是值得考慮的新的投資方向呢?


  北極光創投有較豐富的醫療健康投資經驗,該機構投資副總裁于芳介紹,北極光目前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策略上主要包括醫療設備/器械、IVD/NGS(體外診斷/基因測序)、生物制藥、醫療服務、腫瘤領域以及E-Health,其中,體外診斷和醫療服務領域尤為看重。


  華醫資本創始人合伙人劉云對記者表示,華醫資本更關注的是醫療器械領域的投資。他認為,中國醫療領域的問題實質上是供需問題,醫療資源的供應和需求嚴重不對稱,政府對醫療領域的財政投入過低,僅占GDP的5%左右。而這一現象短期內不可能得到較大改變,因此只能在提高效率上做文章,所以,接下來醫療行業最有機會的領域就是那些能提高醫療效率的領域,比如精準醫療、VR/AR、醫療大數據、醫療機器人等。


  劉云認為,醫療健康行業的獨角獸最有可能出現在能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的領域中,"盡管模式創新確實被驗證了擁有巨大的潛力,但是在醫療健康行業,模式創新一定是建立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之上。"他說。


  那些純粹從商業模式上入手,通過燒錢的方式圈用戶和流量的的模式并不受投資機構的歡迎,劉云認為,短期內看不到這種模式的前景在哪里。


  目前來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尚小,網絡醫療服務使用習慣仍有待培養。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12月,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為1.52億,占網民的22.1%,相比于其他網絡應用,互聯網醫療的使用習慣仍有待培養。其中,診前環節的互聯網醫療使用率最高,在線醫療保健信息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和在線咨詢問診總使用率為18.4%; 在醫藥電商和互聯網健康管理等領域,使用率分別占到網民的4.6%和3.9%,而在慢病管理、預約體檢、健康保健等O2O醫療健康領域,使用互聯網服務的用戶比例還不到網民的1%.


  資本機構如此青睞于醫療健康,這種火爆的勢頭能持續多久呢?


  朱一璞認為,醫療健康行業的爆發有宏觀背景因素,一是人口增長乏力,老齡化越來越明顯,老年人撫養成本高企;二是相比于世界其他國家,中國的人均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還有很高的提升空間;三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普及和深入。宏觀背景之外,目前支撐互聯網醫療領域持續火爆的未來趨勢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醫生集團的崛起,醫生自由執業是大勢所趨;二是專業力量的逐漸強大,彌補現有醫療體制中的短板。


  綜合研究多方面因素,劉云認為醫療健康領域的熱潮至少還能持續15年。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