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可是為咱們整個醫藥健康行業操碎了心。在這個8月下旬十天時間里,召開了三次非常高規格的會議,都和咱們醫藥健康行業息息相關。
8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全部出席。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強調,“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后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會議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不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8月30日上午,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總書記主持會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推進醫改將再次提速!
短短的10天時間內,國家最高領導人密切關注、不斷推進,可以預見,在總書記的敦促下,在最高決策層面強有力推動下,醫改的推進速度也將加快!
總書記敦促加速改革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8月30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
他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實改革任務的攻堅期,抓謀劃、抓統籌、抓落實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要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更加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更加有針對性解決各領域各層面各環節的矛盾和問題,強化基礎支撐,注重系統集成,完善工作機制,嚴格督察落實,不斷提高改革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堅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審議通過醫改新意見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改革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勇于探索創新的先進典型,形成了一批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要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推廣,支持各地差別化探索,在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改革、醫保經辦管理體制、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綜合監管制度建設、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全力取得突破。
哪些改革經驗會推廣?
賽柏藍注意到并提醒各位微友,8月19-20日,在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同出席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有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福建省三明市、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省互助縣人民醫院負責同志作大會發言。
剛剛審議通過的這份《意見》提出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究竟有哪些成功經驗將得到深化推廣?賽柏藍從國務院醫改辦網站上查詢到,以下這些地方的醫改經驗,得以在“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上進行傳播推廣學習(限于篇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這些):
甘肅省加強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建設推進藥品采購誠信管理
為進一步深化醫改,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滿足廣大群眾基本用藥需求,建立藥品集中采購誠信管理和市場清退制度,加強對藥品集中采購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甘肅省出臺措施進一步加強全省藥品保障供應體系建設和藥品集中采購誠信管理。(2015年3月24日 第79期)
青海:加強藥物供應保障
建成陽光采購信息平臺,所有藥品和醫用耗材實行網上交易,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實行集中采購;在全省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制訂出臺中藏蒙醫藥發展規劃。到2017年,藥品流通市場秩序進一步健全規范。(2015年4月9日 第81期)
河南省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
河南省把支付制度改革作為深化醫改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利用醫保調控手段,對于規范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以及促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發揮重要作用。(2015年6月15日 第89期)
上海市推進家庭醫生制度試點 著力構建分級診療體系
上海市在推進新一輪醫改中,注重夯實基層基礎,從2011年起,在全市逐步推進家庭醫生制度試點,以加強居民慢病管理為重點,推動構建分級診療體系,促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高效有序運轉。(2015年7月15日 第94期)
浙江:實施醫療資源和人才“雙下沉”
浙江省積極鼓勵各類三級甲等醫院與縣級醫院建立全面托管式和專科合作式等緊密型合作辦醫模式,鼓勵條件成熟的地方進一步探索縱向整合,建立醫院集團化運營模式。(2015年7月29日 第98期)
安徽:全面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全省組成藥品帶量采購聯合體,省屬醫院藥品帶量采購聯合體完成了首批10個單品種注射劑的帶量采購,降價幅度5%—20%,蚌埠市確定30個藥品采用單品種帶量采購,降價幅度15.05%—22.50%。(2015年9月14日 第105期)
福建:抓好組織領導和頂層設計
福建省及各地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均由黨委書記出任,福州、泉州、南平、龍巖、三明、寧德等地將涉及醫改的衛生計生、醫保、藥品流通等工作交由一位政府領導統一分管,以加強對醫改工作的統籌協調。各地在全省深化醫改基本框架內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以設區市為單位,整體統一測算、統一制定政策。(2015年9月14日 第106期)
安徽:實行藥品集中帶量采購
把2014年全省公立醫院集中招標、2012年縣級醫院集中招標價格作為醫保支付參考價,統一全省所有醫療機構藥品價格。在此價格基礎上,醫療機構聯合體集中帶量采購,發揮量大的優勢,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提升醫療服務價格的空間。(2015年11月2日 第112期)
廣東: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有效降低藥品虛高價格
有序推進全省醫療機構藥品交易制度改革,上半年實現非基本藥物醫保品種、新版低價藥品種掛牌交易。截至6月,基本藥物和非基本藥物總平均降價率為8.93%,帶量競價的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臺采購模式有效降低了藥物虛高價格。(2015年11月3日 第113期)
重慶:協同推進醫保和醫藥改革
按照“量大先試、超標分擔、低價獎勵、醫保結算”的原則,試行醫保藥品支付標準改革,建立起醫療機構主動議價和合理使用藥品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執行力度,將涉及商業賄賂的企業清退出重慶市場。完善藥品配送機制,建立配送會員的誠信評價和管理制度,明確了各級醫療機構配送企業數量,建立優勝劣汰機制。(2015年11月9日 第116期)
山東:推動常用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招標采購
2013年4月,啟動了縣級公立醫院常用藥品集中采購,中標價格、掛網價與試點醫院實際銷售價相比,分別下降17.3%、32.3%。(2015年11月9日 第116期)
北京:推進京津冀一體化醫療體系建設
簽署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采供血工作合作框架協議》、《京津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交流合作框架協議》,著眼構建區域化采供血保障和綜合監督工作機制。與河北省衛生計生委和張家口市政府共同簽訂《醫療衛生協同發展框架協議》,促進京張兩地醫療衛生資源的全面合作。(2015年11月10日 第117期)
河北:建立藥品供應保障“五項機制”
落實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辦法,允許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以市為單位在省級藥品采購平臺上自行采購。積極推進藥品價格改革,啟動低價藥品掛網采購工作,藥品采購管理思路由“降價格”轉變為“降價格、保供應”并重,建立分類招標、集中管理、常態考核、動態調整和陽光運行“五項機制”。(2015年11月10日 第117期)
云南:鞏固和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完善藥品集中采購聯席會議制度,要求二級綜合醫院基本藥物品種數和銷售額占藥品總銷售額的比例不低于50%,三級醫療機構不低于30%(其中三級甲等醫院不低于20%),二級和三級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及其它專科醫院不低于10%。(2015年11月10日 第117期)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醫院 積極探索薪酬制度改革
全員目標年薪工分制,有利于遏制公立醫院“創收”沖動。工分制考核避開了原有薪酬分配與醫院經濟收入掛鉤的績效考核分配模式,更合理衡量醫療項目本身價值,不再依附收費項目價格來計算薪酬,有利于醫務人員按照醫學目的提供醫療服務,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診療”,凸顯公立醫院公益性質。(2016年1月28日 第122期)
江蘇省堅持三醫聯動
江蘇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三醫聯動,全面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初步達到了讓政府、群眾、醫院、醫生多方滿意的效果。(2016年3月7日 第131期)
福建省建立七個新機制 全面實施新一輪藥品集中采購
福建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號)文件精神,在藥品集中采購方面建立了“目錄遴選、分類采購、醫保支付、集中結算、激勵約束、監督管理、采購平臺”等七個工作新機制,穩步推進新一輪采購工作。本輪公開招標采購部分藥品競價品種價格平均降幅為18.01%,議價品種價格平均降幅為8.28%,特定限價談判藥品價格平均降幅為22.59%,省級層面可節約藥品采購資金約40億元。(2016年3月7日 第133期)
福建廈門:創新醫療保險監管平臺
福建省廈門市在醫保系統信息化管理方面,建立起包含醫保實時監控、智能分析審核與預警稽核、實時結算等創新功能在內的多維研判系統的 “智慧醫保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對浪費、濫用、欺詐醫保基金行為的篩查和監控,有效降低了醫保基金運行的風險。(2016年5月27日 第149期)
以上列舉的部分地方醫改的經驗,有的已經取得不錯的成效,得到衛計委甚至中央高層的肯定,比如三明、安徽等,此次通過的《意見》會不會把這些模式,推廣到全國執行開來?究竟哪些地方醫改經驗將得到進一步推廣深化?想必所有的醫藥行業同仁都在翹首以待,也將對醫藥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