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衛計委縱向總結醫改經驗 省市縣各改什么?
加入日期:2016/9/9 17:04:31  查看人數: 581   作者:admin

  9月8日,國家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四川省、延安市及河南省中牟縣醫改情況。這是國家衛計委首次集中省、市、縣三級行政單位,縱向總結醫改經驗。


  2015年4月到5月,國務院先后發布兩份醫改文件,即“33號文”《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和“38號文”《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同時,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決定將江蘇、安徽、福建、青海省作為首批省級綜合醫改試點。


  從縣級、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上升到省級綜合醫改試點,某種程度上就是由點及面的“新醫改”的進路和脈絡。


  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副司長姚建紅表示,新醫改以來,很多經驗都來自于基層,成熟于基層。醫改應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中央機關的最重要的任務是把經驗上升到國家政策。四川、延安、中牟作為省市縣三級代表,在醫改地方經驗上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省級主攻三醫聯動


  “經過前幾年的實踐,容易改的任務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往往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通過省級試點進一步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改革和探索實踐的力度,推動制度突破和逐步定型?!眹倚l計委體改司副司長姚建紅曾表示,省級醫改試點有利于突破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據四川省衛計委副主任杜波介紹,四川省內城市大醫院“看病難”已經開始緩解。省市級大型醫療機構門(急)診量較分級診療實施前同比降低了8個百分點,出院人次增長幅度降低了7.88個百分點。


  此外,基層“守門人”作用在四川已逐漸恢復。目前全省縣域內就診率已達到87.72%。


  與病人分流、下沉相對應的,是醫療費用過快上漲得到遏制。目前四川省市大型醫院門診次均費用、縣級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次均費用上漲趨勢出現了逆轉,分別下降0.17%、0.78%、4.74%。


  在費用控制的基礎上,四川省新農合醫保基金目前運行安全穩定。新農合住院實際補償比提高0.5個百分點,達到63.5%。


  杜波在發布會上稱,四川創新了醫保制度,阻止“舍近求遠、越級就診”。但就21世紀經濟報道對醫保制度細節的追問,杜波回答說,目前四川省尚未實現“二保合一”,只在部分城市做了試點,因此對于醫保杠桿的使用,四川省尚未成熟,還在等待國務院下一步的部署。


  這個細節也透露出了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的真正難題,即指向醫保、醫藥、醫療的“三醫聯動”。


  姚建紅認為,以省為單位高位推進綜合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改革制度框架,加快實現上下聯動、內外聯動、區域聯動,避免形成改革的孤島和洼地。盡管如此,也并非所有試點省份都能在短時間內攻克聯動難題。


  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中動靜最大的,恰好就是“三醫聯動”推進較為深入的。以首批試點省份、“三明模式”的原產地福建為例,由省委書記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建立“三醫聯動”領導體制,將涉及醫改主要工作的衛生計生、醫保、藥品流通等工作由一位政府領導統一分管,以加強對醫改工作的統籌協調。為了強化改革的系統性和聯動性,福建要求市縣醫療價格調整、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償政策“三合一”。


  市縣改革聚焦公立醫院


  延安市副市長趙璟介紹,延安市醫改的重點在于借助醫療集團推進分級診療。中牟縣縣長潘開名表示,中牟縣醫改的重點在于加強縣域醫療衛生能力的建設,其中既包括縣級公立醫院,也包括基層醫療機構。


  延安市和中牟縣將改革焦點放在公立醫院,正是眾多醫改試點市、縣的縮影,也是“33號文”與“38號文”對市縣醫改設計的注腳。


  和延安市類似的就有“廈門模式”和“鎮江模式”,這些模式的共同點就是選擇一家實力雄厚的市屬醫院為醫療集團的中心,吸納市縣公立醫院或者社區醫院,建立分級診療平臺和轉診通道,實現以醫生人才、病人資源下沉為主的雙向轉診制度。


  在延安,這所中心醫院就是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在廈門,承擔類似角色的是廈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鎮江,就是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據趙璟介紹,2014年以來,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累計向分院下派專家90多人次,幫助分院開展新業務73項,指導手術500余例。2015年4家縣級分院總門診人次較上年平均增長了13.3%;分院平均住院日、住院藥占比、院外轉診率分別下降了0.4天、5.3%和12.3%。


  趙璟表示,大醫院患者向基層回流明顯。與2014年相比,2015年總的醫院門診人次、出院人次和手術例數分別降低了12.9%、6.52%和10.3%。2016年第一季度門診人次比上年同期降低了9.8%。


  但以公立醫院為醫改核心的市、縣也有其相應的難題。在醫院補償機制尚未完善之時,依托公立醫院做分級診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大醫院放得開”。


  以醫療集團為抓手的分級診療,其思路是將大醫院的績效考核與“資源下沉”相掛鉤,但這并未讓大醫院從根本上回歸以“急危重癥”生存的本位。


  多家大醫院院長向記者表示,大醫院回歸本位,不能僅靠過渡政策,最終還應該依靠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在價格中體現大醫院醫生和技術的價值,讓其真正愿意“放開”。而要實現這一點,仍然需要回到醫藥、醫療、醫保的“三醫聯動”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