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非公立醫療機構助力兒科發展
加入日期:2016/9/23 10:20:21  查看人數: 591   作者:admin

    為了助力緩解兒科醫生“荒”,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科發展,提高兒科醫務人員臨床業務能力,9月11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北京召開兒科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力圖打造以非公立醫療為品牌的、專業性的兒科學術平臺,推動我國非公立醫療兒科領域發展。


    兒科醫療供給緣何短缺?非公立醫療機構能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些作用?記者在多地進行調研并采訪了相關專家。


    兒科不應當被當成“小兒科”。曾經是一名兒科醫生的山東達因海洋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杰說,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肝腎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對許多藥物極為敏感。在選擇用藥時不僅是藥物劑量的減少,還要注意同一藥物在小兒體內藥代動力學與成人差異,藥物對生長發育的影響,以及對肝腎功能等重要臟器的損害。


    “缺醫少藥”的現狀,已遠遠跟不上兒童醫療服務的需求。統計顯示,我國兒科門急診量年診療人次4.71億,占全國門急診總量的9.84%;醫療機構每個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日均承擔的門診人次數約為17人次,是醫療機構其他執業(助理)醫師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擔的出院人次數近200人次,是其他執業(助理)醫師的2.6倍。


    作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申昆玲認為,非公立醫療機構應當與公立醫院形成差異化互補,向專病專科、特色高端、健康管理以及網絡醫學等方向發展,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從而滿足群眾對醫療和健康服務的不同層面需求。


    申昆玲說,兒科專委會在未來將會切實履行國家、社會和業界賦予的責任和歷史使命,開展系列非公立醫療特色的高水平學術交流、規范化繼續教育、多學科協同攻關、高水平成果展示等,屆時會特別邀請非公立醫院、公立醫院和相關企業機構參與,幫助非公立醫院醫生不斷提升綜合水平,培養卓越醫生人才。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兒科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再歷認為,評價醫院是否優秀取決于技術服務的水平和人性化服務的好壞。因此,無論公立私立,整個產業應當平等互助,才能促進兒科的發展。另一方面,從提供的服務來看,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確實有差別,應當強調差異化發展。但是必須以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前提,這才是真正目的。


    2015年12月7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被正式批復,成員包括全國的兒童醫院、婦兒醫院、婦女醫院,以及開設了兒科的綜合醫院、中醫兒童醫院、兒科診所等。


    針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非公立醫療機構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表示,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未來將重點解決社會信用評級問題,在兒科專委會成立之后,協會還將幫助建立兒科行業的社會信用體系,推進持續改進,營造創優氛圍,通過輻射正能量,打擊淘汰一批落后的非公立醫院,加強行業自律,為政府監管提供補充管理。


    據了解,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目前已有11個地方協會,建立23個規章制度。郝德明建議,兒科專委會要盡快建立官方網站,擴大影響,在宣傳中加入行業服務和技能培訓。


    國家衛計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孫陽表示,國家衛計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希望與兒科專委會開展廣泛合作,包括醫療機構的評價;建立合理用藥的評價體系;制定兒科醫療服務和藥事服務國家標準;臨床指南和規范;對兒科醫生提供培訓和指導等。


    兒童用藥也同樣需要各方齊心助力。據楊杰介紹,達因藥業通過科技創新,積極開展“量身定制兒童藥物”的研究工作,2011年初達因藥業建成了國內首個兒童用藥技術研發中心,為達因藥業實施兒童專用藥物研發創新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和平臺。透皮給藥、肺部給藥、矯味與掩味制劑等國際領先的技術及平臺的建立,為兒童專用藥品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楊杰倡議,未來我國應該產學研三方緊密結合,搭建兒童專用藥物的研發機構和技術平臺;同時,企業與醫院、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也應不斷加強溝通合作,共同促進我國兒童制藥產業的健康發展。

來源: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