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各地推進分級診療有何良策?多方探路確保分級診療順利落地
加入日期:2016/9/30 11:06:50  查看人數: 787   作者:admin

    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北京市等4個直轄市、河北省石家莊市等266個地級市作為試點城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后,各地積極響應,紛紛根據地區特點出臺推進分級診療落地的具體措施。


    北京:常用藥品下放社區


    日前,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市發改委等4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分級診療制度建設2016——2017年度的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提出9項具體措施和6個配套文件,明確今年北京社區醫院將增加105種大醫院常用藥品;社區醫生可對符合條件的4類慢性病患者,開具不超過兩個月量的常用藥。此外,還在石景山區試點藥品快遞配送,并計劃將之向全市推廣。


    據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新聞委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這105種大醫院常用藥品主要針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4類慢性疾病,今年年底前將全部下放到各個區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使用,具體落實期限是明年年底。因此,患者今年可在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買到,明年年底將可以在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買到。


    一直以來,患者去社區醫院拿藥,一般一次只能拿3天或者1個星期的藥,而不少慢性病患者一次最多也只能拿1個月的常用藥。針對這一情況,《任務》提出,將促進大醫院用藥與社區用藥銜接,以試點方式,在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4類慢性疾病穩定期治療的患者,且符合5項條件的話,社區醫生可以按照慢性疾病管理的有關要求,開具最長不超過兩個月量的常用藥品。長處方藥便利今年試點,明年完成全市覆蓋。開具長處方的5項基本條件為:疾病診斷明確(有三級醫院診斷書);治療方案確定,長期服用同一類藥物;病情穩定,適合在社區診療或居家口服藥物;已在社區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已簽訂了家庭醫生式服務協議。


    《任務》同時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發揮大醫院專科的技術優勢,提升遠程會診能力,拓展疾病救治的空間,構建北京市分級診療會診平臺。具體來講就是,80%及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與上級醫院開展雙向轉診、診斷、檢查、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建立一個多平臺的市級臨床會診中心,4個多平臺市級醫技會診中心(影像、血液檢測、病理診斷、心電診斷),對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提供相關的檢查及診斷服務,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合理的治療,減少無序流動。


    湖南:虛實結合資源下沉


    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詹鳴對分級診療有一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這些‘珍珠’要用分級診療的‘線’穿起來才能‘增值’,才能真正發揮醫改的效益,讓百姓有獲得感”。


    那么,如何才能促進資源下沉?“要采取‘實體+虛擬’的模式。”詹鳴介紹說,所謂實體,首先要加強基層醫生、全科醫生和特崗醫生的培養,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基層醫生進修。同時要加強基層“網底”的體制改造,特別是對貧困地區要加大支持力度。目前,湖南有約8000個貧困村,其中擁有合格衛生室的村不到一半。“省級財政將安排專項經費,加上地方配套經費,確保3年內每個村有一家合格的衛生室”。


    而虛擬手段就是積極推進醫聯體中的遠程診療。湖南省衛生計生委與省發改委已對遠程診療定出價格:每半小時收費150元,上不封頂。“有了收費標準,醫生開展遠程診療就名正言順,更有動力了。”詹鳴表示。


    詹鳴認為,分級診療要強化醫保報銷調節功能,比如推行單病種付費,減少越級問診的情況;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制度,讓優質資源加快流動;推進醫聯體建設,通過利益協調責任,從過去的無序簽約轉向按地區劃分有序簽約;推進基層醫生和城鄉居民簽約服務,促進分級診療就醫格局的形成。


    據悉,湖南省醫院協會分級診療專業管理委員會日前正式成立并掛靠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該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祝益民表示,全省各級醫院應共同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在分級診療服務體系中,三級醫院更多地承擔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二級醫院主要服務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而縣級醫院則著重提供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以及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和疑難復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只有一、二、三級醫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各施所長,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才能得到切實解決。


    云南:多管齊下構建隊伍


    日前,云南省政府表示,云南省將通過“一進一退”的方式,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一進一退”即嚴把鄉村醫生準入關,完善鄉村醫生離崗政策。該省規定,今后凡新進入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必須擁有中專及以上學歷,并經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審定。同時,還將努力解決離崗鄉村醫生的生活困難問題,以州(市)政府為責任主體,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為離崗鄉村醫生發放離崗生活補助。各地原則上應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于1名鄉村醫生的標準,選拔聘用鄉村醫生;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方式,支持村衛生室的基礎建設和設備采購;對鄉村醫生開展免費培訓和脫產進修,為大專以上學歷的鄉村醫生提供到省(市)大醫院培訓的機會;原則上將55%左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鄉村醫生承擔。


    與此同時,山西省太原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實施意見規定,今年年底前,太原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院都要配齊全科醫生。到2020年,太原市計劃再培養600名全科醫生,實現城鄉每萬居民至少有兩名以上合格的全科醫生提供服務。


    太原市計劃逐步建立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具有5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參加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合格后,符合國家學位要求的,授予臨床醫學(全科方向)專業學位。


    為緩解當前全科醫生緊缺現狀,太原市還將大力推進基層在崗醫生轉崗培訓。太原市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具備執業(含助理)醫師條件的人員,進行1年的轉崗培訓后,經統一考試,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的,可注冊為全科醫師或助理全科醫師。

來源:中國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