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惡性競爭人才缺 社會辦醫深陷“不被信任”窘境
加入日期:2016/10/13 16:03:15  查看人數: 705   作者:admin

  近年我國提出建設多層次、多元化醫療服務體系,并出臺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的一系列措施。由于準入門檻降低,民營醫院和診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但同時各種問題也相伴而生,一些民營醫療機構飽受輿論詬病。記者近日走訪了內蒙古境內30余家民營醫療機構發現,社會辦醫正深陷“不被信任”的窘境,人才匱乏日趨嚴重,惡性競爭仍在進行,發展前景堪憂,亟須綜合施策進行扶持和管理。


  民營醫院少數歡樂多數愁


  剛成立7個月的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譽達口腔醫院里,擺放著各式嶄新的儀器,醫生忙著為患者治療牙齒。據院長拱興達介紹,由于國家出臺了各項鼓勵措施,現在社會辦醫的門檻大大降低。創辦這家醫院的過程十分順利,基本沒有被“卡”過。對于醫院未來的發展,他表示信心十足。


  近3年內蒙古的民營醫療機構增長迅猛,其中呼和浩特市的數量已達914所,興安盟為637所。但記者發現,目前內蒙古民營醫療機構普遍規模偏小、效益較差,水平參差不齊。僅有特色明顯的中蒙醫診所、個別定位準確的??漆t院、擁有名醫資源的醫院生存現狀較好,大多數醫療機構都在艱難度日。


  呼和浩特市濟民醫院創辦了近30年,曾有過輝煌時期,但現在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走在與小賓館共用一棟樓的住院部,設備陳舊,蒼蠅亂飛,樓道里彌漫著廁所的味道?!搬t院一共43個床位,每天住院的不到七八個人”,院長王振廷說,門診量上不去,醫院無法滾動發展,現在落下個半死不活的狀態。


  記者發現,醫療行業有著投入高、收益慢的特點,而內蒙古社會辦醫起步晚、體量增長迅猛,但社會認可度卻沒有相應提高。在社會需求有限的前提下,為爭奪門診量,民營醫院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民營醫院為免于淘汰而瘋狂逐利,不惜采用虛假宣傳、過度醫療、欺詐患者等手段,致使社會辦醫飽受輿論詬病。


  今年3月,呼和浩特都市麗人醫院一名醫生對手術臺上的患者進行暴力毆打。無獨有偶,呼和浩特市平安醫院的醫生在手術臺上逼患者加價7000元,不給錢就將已經割開的傷口縫上,患者被迫同意……針對民營醫院出現的系列問題,呼和浩特市衛計委雖下重拳進行了整治,但老百姓對民營醫院始終提不起“興趣”。


  社會辦醫面臨“五大困境”


  從外部來看,社會辦醫體量日漸龐大與社會需求不見增長的矛盾致有限的門診量不斷被細分,遂導致目前民營醫療機構普遍效益不佳。從內部來看,民營醫療機構又身陷多重困境,使其無法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第一,人員梯隊結構不合理,人才嚴重匱乏。據興安盟紅十字會宏翔醫院院長李紹文介紹,民營醫院中普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20多歲的青年人居多,中間年齡的骨干力量嚴重缺乏。他說,沒有優秀醫生就吸引不了門診量,民營醫院就實現不了發展。


  第二,同質化競爭嚴重,醫院大而不專。呼和浩特市衛計委醫政醫管科科長李曉熳說:“民營醫院里的綜合醫院太多,啥科室都有,啥病都看。但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毫無優勢?!?


  第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與營利性醫療機構比例嚴重失衡。為充分體現醫療行業的公益屬性,國家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但目前市場中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卻寥寥無幾,商業性凌駕于公益性之上。如呼和浩特市的914所民營醫療機構中,僅有3所為非營利性質。興安盟烏蘭浩特鐵西醫院院長許增喜說,昂貴的商業用水用電、高進價的設備投入是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最大的負擔。


  第四,社會辦醫不被認可,門診量受負面輿情影響明顯。一提到民營醫院,老百姓通常與“騙人”“水平低”等印象相連,不愿、不敢去民營醫院就醫?!拔簞t西事件曝光后,我們醫院有時一天都沒個患者來看病”,赤峰市都市肛腸醫院一位負責人說。


  第五,一些關于社會辦醫的鼓勵政策沒有落地。國家、內蒙古對民營醫院的鼓勵政策很多、很好,但由于政策太過原則性,缺乏具體規定,目前除準入門檻真正降低外,多數扶持政策并沒有完全落地。民營醫療機構的獲得感不強。拿開通醫保來說,一些地方醫保局以沒有可參照實施的具體辦法為拒絕理由,致一些民營醫院遲遲未納入醫保和新農合定點范圍。至于財政資金支持、減免相關費用、醫師多點執業等鼓勵政策,許多地方仍停留在文件層面。


  綜合施策助社會辦醫健康發展


  推進社會辦醫是緩解當前百姓看病難的有效措施。日益增多的民營醫療機構創造了大量的醫療資源,如何才能揚長避短和使用得當,相關部門應綜合施策,統籌發展。


  一是制定社會辦醫長期發展規劃。內蒙古紅十字會朝聚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張波洲建議,社會辦醫療機構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張弛有度的發展過程,國家應制定長期規劃。


  二是引導民營醫院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在內蒙古和蒙古國辦了多家醫院的投資人韓敏認為,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引導民營醫院走“小綜合大專科”的專業化發展之路,突出優勢和特色科室,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兒科、老年護理等緊缺領域。興安盟衛計委主任母志華認為,目前而言民營醫院的科學發展路徑應是“做專、做精,再做強”,而不是“做全、做大、再做強”。


  三是強化對醫院負責人的管理和培訓,加強醫院人才培養。民營醫院的發展多取決于出資人及院長的管理水平。政府定期對其進行政策解析、法律法規講解、辦醫理念指導、業務培訓,將有助于民營醫院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四是加強輿論引導。李曉熳建議,新聞報道要為社會辦醫創造良好氛圍,宜加大對民營醫療機構中的先進典型及其公益行動的報道,引導患者多層次、多元化的就診,也引導其他經營者學習效仿。此外,媒體還宜多加強對中醫、民族醫的釋疑解惑。


  五是強化對社會辦醫的日常監管。業內人士表示,對社會辦醫的監管再怎么嚴都不為過,開綠燈的同時,也要及時亮紅燈。呼和浩特地區的衛生執法員武瑞平表示,醫療機構數量多年來持續增長,但與之對應的基層執法力量卻沒有增加,一些地方是三五個執法員面對400多家被監管對象。國家應適當增加力量,以確保監管效果。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