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健康中國落地 業內:民營醫療機構營收至少增30%
加入日期:2016/10/31 16:35:57  查看人數: 901   作者:admin

  摘要


  【健康中國落地 業內:民營醫療機構營收至少增30%】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不僅明確出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還對于整個健康產業規模給出了相應指標:預計健康產業總規模2020年將突破8萬億元,2030年將突破16萬億元。《綱要》指出,我國將建立起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


  “健康中國”落地 醫藥健康開啟16萬億盛宴


  醫藥企業、醫藥流通以及民營醫院等將站上政策利好的“風口”


  10月25日,為實現全民健康,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下稱《綱要》)。


  《綱要》不僅明確出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還對于整個健康產業規模給出了相應指標:預計健康產業總規模2020年將突破8萬億元,2030年將突破16萬億元。《綱要》指出,我國將建立起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


  多位行業協會負責人、醫藥企業代表和醫院院長等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十五年乃至更長時間,醫藥企業、醫藥流通以及民營醫院等將站上政策利好的“風口”,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融合發展的新時期。


  《綱要》落地:為健康產業指明路線


  《綱要》作為一部綱領性文件,代表著國家政策和資源的傾斜方向,更為健康產業的發展指明了路線。


  協和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學院院長劉遠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是前所未有的。“當前的中國,健康已經不僅僅是醫療的事情,規劃綱要從健康生活入手,這是對疾病挑戰最直接、最積極主動的應對。”


  然而,對于“健康中國建設”的指標要求,《綱要》中明確寫入了十三個指標,其中,關于健康產業的規模,預計2020年要大于8萬億元,2030年再翻一番,達到16萬億元。


  記者通過數據統計發現,美國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健康產業僅占GDP的4%至5%。


  《綱要》明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為實現“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目標,規劃綱要還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方面進行了部署。


  在主要指標上,《綱要》涉及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務與保障、健康環境與健康產業六個方面的指標。其中,在健康水平上,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人均預期壽命較目前再增加約3歲,達到79歲,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將由2015年的29.3%下降至25%左右。


  根據《綱要》,201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34歲,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不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衛生部健康教育巡講專家范志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綱要》從健康出發而非醫療的角度布局這是一個進步,但涉及預防疾病和營養方面還是偏少,只涉及“全民健身”,“健身固然重要,但是合理飲食也很重要,健康飲食的問題由誰來解決值得關注,把健身結合到醫保中去,這是個很好的思路,應把營養也結合到醫保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發展取得突出成就。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一些社會問題不斷顯露,逐步引起社會關注和政府重視,例如,上學難、看病難等。”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分析認為,“健康優先戰略”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標志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教育和健康雙優先”的新階段,同時我國的衛生健康事業也進入了國家發展政策的優先領域。


  盛宴開啟:蘊藏十萬億級市場機遇


  《綱要》中雖未對健康產業發展的眾多指標作出更加細致的規定,但是,釋放了多項有利于健康產業發展的信號。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對資本市場來說,一旦健康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得以實施,十萬億級產業投資盛宴也將隨之開啟。


  在藥品流通領域,《綱要》提出,“落實醫療機構藥品、耗材采購主體地位,鼓勵聯合采購。完善國家藥品價格談判機制。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同時,推進醫藥流通行業轉型升級,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形成一批跨國大型藥品流通企業。”


  今年以來,聯合采購,例如三明聯盟,以及各地區的醫聯體帶量采購等,對于降藥價有著明顯的效果;而兩票制政策的落地,更是讓許多小型商業公司走上了被重組兼并的道路。


  此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國慶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1.3萬家批發企業退出1萬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較理想的狀況。這也體現了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市場集中度的必要性。


  一位不具名的藥品流通領域專業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綱要》的出臺對于藥品流通領域將會是一個利好消息,促進藥品流通行業向規范化發展,促使一批規范化的藥品流通大型企業做大做強,同時讓藥品流通小型企業逐步退出市場,以此形成優良業態的目的。


  在民營醫院領域,《綱要》要求,“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


  據記者梳理發現,我國民營醫院數量由2005年年底的3320家,一路發展至2013年年底的11029家。近十年的不斷發展,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數量差距不斷在縮小。


  “近幾年,民營醫院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長,僅國家政策密集發布的2013年一年就凈增1300多家。截至去年第一季度,全國民營醫院數量已達1.15萬家,數量占全國醫院總數的46%。”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認為。


  雖然數量的差距在不斷縮小,但是民營醫院也面臨著人才匱乏、資金短缺、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等多項問題。


  據記者梳理發現,在《綱要》出臺前,就有多位專家建議,打通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間人才的雙向流通渠道,將民營醫院引進人才納入各地人才專項流動計劃。《綱要》中關于發展民營醫院的論述,無疑是為民營醫院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此次‘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讓民營醫療從寒冬迎來了春天。”佳美口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同于以往醫改,此次綱要的參與主體不再是政府,而是以社會資本為代表的全社會,這讓民營醫療與公立醫療真正有了平等競爭的平臺,“我認為最大的收益是因政府買單,民營醫療機構的營收至少會增加30%。”


  在藥品、醫療器械領域,《綱要》提出,“大力發展生物藥、化學藥新品種、優質中藥、高性能醫療器械、新型輔料包材和制藥設備,推動重大藥物產業化,加快醫療器械轉型升級,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學診療設備、醫用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到2030年,藥品、醫療器械質量標準全面與國際接軌。”


  據了解,2015年全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約為3,080億元,比2014年度的2,556億元增長了524億元,平均增長率約為20.05%


  據藥品領域內一位企業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綱要》的發布雖然是從國家宏觀角度出發,但對微觀企業而言,還需要提高技術,生產出相適應的產品,才能滿足《綱要》的要求,這樣才能共同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


  何傳啟也表示,健康中國是“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實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新型發展模式。對于這個新模式,一方面我們沒有工作經驗,另一方面我們缺少深層認識,“建設健康中國,需要全民參與,需要通力合作”。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