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連發四文,醫院這幾個科或將大批消失!
加入日期:2017/2/20 16:04:31 查看人數: 1064 作者:admin
導語
這四個文件已經全部下發,未來縣級醫院醫學影像、檢驗、血液凈化、病理四大科室將大批消亡!
去年底,國家衛計委陸續將這4份文件全部下發:
1.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
2.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
3.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病理診斷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
4.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
因為不是同一時間發布,所以并沒引起醫療圈太多人的注意,但2017年初國家衛計委卻對這四份文件再次做了專門的解讀,看樣影像、醫學檢驗、血液凈化、病理診斷要獨立建設醫療機構已經是醫改的大方向,勢在必行,而這些科室的醫護們要何去何從?
1月25日,國家衛計委下發通知《關于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等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解讀》,再次確認了這四大科室醫護人員的一直擔憂的問題很有可能要發生了。
第一:明確醫學影像、檢驗、血液凈化、病理中心作為獨立醫療機構勢在必行
《規范解讀》中明確指出,目前,主要將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血液凈化機構、病理診斷中心4類獨立設置醫療機構。與醫療機構內部設置的科室不同,獨立設置醫療機構是獨立法人單位,獨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并將這四類獨立醫療機構統一納入當地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加強醫療質量控制和醫療服務監管,確保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
第二,試點省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加大開辦這四類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力度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5月底,北京、上海等22個省份共設置323家醫學檢驗實驗室(社會辦309家,占95.7%),共完成醫學檢驗4.6億例次。北京、浙江、江西3個省份共設置6家病理診斷中心(社會辦4家,占66.7%),共完成病理診斷205萬例次。上海、浙江、江西等5個省份設置9家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社會辦8家,占88.9%)。山東、河北、江西等5個省份共設置57家血液凈化機構(社會辦比例100%),完成血液凈化24.7萬例次,患者血液透析平均費用降低了17.3%。
衛計委表示各地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積累了有益經驗,下一步將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開辦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并向集團化、連鎖化方向發展,引入社會力量,增加優質資源數量。
第三,縣級以上醫學影像、檢驗、血液凈化、病理中心或將大批“合并”,醫生成為“社會人”
從上面的試點案例我們可以看到,獨立為醫療機構的中心大都是社會辦醫,也就是民營機構,這也是國家在鼓勵社會辦醫。而且國家衛生計生委也表示將在各地在設置審批中,對于已形成規模的優先設置審批,這實質是在加快推行四大中心獨立的步伐,而加快步伐最快途徑就是從醫院科室“并購”,再重新組建成新的中心。
這不是危言聳聽,前段時間,浙江桐廬縣衛計局將縣醫院、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檢驗科與第三方合作,共同組建縣域醫療檢驗中心,所有檢驗科的醫護將成為新的醫療檢驗中心的員工。而國家將這四份文件完全下發后未來更多縣醫院的醫學影像、檢驗、血液凈化、病理科將逐漸削弱,一分部會被合并,一部分會被獨立設置醫療機構的集團化、連鎖化下吞噬。
目前,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資源相對缺乏、這也是患者往大醫院跑的原因之一,而為了推進分級診療,將區域內醫療資源共享,國家是下狠心要讓更多的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血液凈化機構、病理診斷中心等獨立的醫療機構。
改革總會有利有弊,區域內建立個中心,檢驗結果各醫院互認對患者來說會少些費用開支,但看病也面臨著跑來跑去;對醫院來說那就一個字“痛”啊,藥品即將全國零差價無利潤,而最盈利的檢驗、診斷科室也要被割去,真是會心疼;而對于這四大科的醫護人員、醫學生來說,隨著越來越多社會辦獨立醫學中心的成立,他們或將是最先一批離開體制,成為社會人。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