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均500人邁入老年 康復醫療站上投資風口
加入日期:2017/6/3 13:33:37 查看人數: 834 作者:admin
當曾經如火如荼的互聯網醫療突遇政策喊停之后,接下來誰將站上醫療投資的風口?
“我堅定地認為康復醫院是一個投資機會。”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兼泰康之家首席執行官劉挺軍13日對記者表示,以控費為特征的醫療支付體系變革正在倒逼醫療機構提高效率并促進分級診療,發展康復醫院將有效降低醫療費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3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大力支持社會力量提供醫療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康復護理等專業機構。
全國超過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剛性需求是康復醫院發展的一片藍海。然而,當前康復醫療體系存在人才緊缺、病床較少、康復水平低的現狀,難以滿足大眾的需求,這為民間資本投資康復醫療留出了空間。
老齡化亟需高質量的康復產業
我國正在快步邁入深度老齡化,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老齡化程度已經遠高于其他地區,然而當前康復醫療仍處在初級階段,不論是康復床位數還是康復醫師數量,都存在嚴重供給不足。
華創證券的一項研報預測,當前康復醫學的發展僅僅滿足了小部分需求,仍有大量康復需求人群未被滿足。預計到2022年,中國康復市場將達到1000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
上海已經成為中國最“老”的城市。截至去年12月31日,60歲以上的上海戶籍老年人口為435.95萬人,比例達到30.2%。上海是中國第一個進入老齡化“30時代”的城市,老年人比例接近全國數據的2倍。
北京市戶籍人口老齡比例在全國排第二。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教授紀樹榮在13日舉行的首屆泰康康復醫療發展論壇上表示,北京平均每天凈增500余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并且仍在快速增長,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據預計,2030年北京將達到重度老齡化,戶籍人口占比超過30%,隨后進入超老齡社會,這一高比例將持續50年以上。
中國康復醫學會名譽副會長王茂斌表示,康復醫學是我國醫療體系中的一塊短板,康復理念落后,康復水平不高是當前康復醫學存在的重要問題,這種現狀難以適應老齡社會的需求。
華創證券認為,康復治療是慢病管理中重要的環節,康復治療可以有效防止慢病復發幾率,提高治愈效果。例如,發達國家“中風”的殘疾率為30%左右,而在中國,這一數據則高達75%以上,主要原因就是患者缺少康復治療環節。
76歲的王大爺在六年半前由于中風左半身癱瘓,經過治療恢復了一部分機能,后來可以拄著三條腿的拐杖出去遛彎了,但最近他又摔了一跤,不得不重新坐回了輪椅。
王大爺的女兒對記者表示,她經朋友介紹來到了泰康燕園康復醫院,希望能夠通過康復治療讓父親的狀況好轉,之前他們去過別的康復機構,但效果并不太好。
泰康之家醫療事業部助理總經理、燕園康復醫院副院長王晶表示,燕園康復醫院剛開業時患者以泰康養老社區的老人為主,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慕名前來康復。
為了提高康復治療的水平,5月13日,泰康保險集團宣布北京泰康燕園康復醫院成功引入美國健瑞仕GRS(Genesis Rehab Services)康復模式并且實現本土化落地運營。
王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正式宣布引入之前,GRS的powerback(活力泉)康復模式已經在泰康燕園康復醫院運行半年,從效果來看,患者通過該模式的康復治療,能夠實現盡快從急性住院治療的階段順利過渡到重返家中獨立生活。
劉挺軍表示,泰康引入GRS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制定臨床的服務標準來解決醫生教育程度層次不齊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從而促進整體康復水平與國際接軌,這比引入一個知名專家的價值還要大。
康復治療有助于降低醫療費用
劉挺軍看好康復醫療投資是因為他認為未來十年醫療支付體系的改變將倒逼醫療體系提高效率,首先就是要解決合理的醫療分工問題。
從國際經驗上來看,昂貴的綜合醫院只能承擔急性期救治,亞急性期和慢病則要通過支付體系向下分流。“全科醫生、康復、和養老社區老年人長期護理都將是醫療支付體系的重點領域。”劉挺軍說。
目前我國醫療費用支出難以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缺少亞急性治療機構,導致患者的急性期與亞急性期治療都擠在大醫院內,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太長,床位周轉率低,醫療資源緊張。
我國床位數比起發達國家并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三級醫院內,若大力發展康復醫療,就可以形成急性期在三級醫院,亞急性期轉到康復醫院,恢復期回社區的三級康復醫療體系,最終實現降低醫療費用的目的。
美國健瑞仕亞洲區總裁侯文璋表示,在醫療系統中,慢病應該占到醫療支付80%,急性醫療占到整個醫療費用的不應該超過10%。
“美國有一個研究表明,在康復每花1塊錢,可以省掉未來11塊錢的費用。”侯文璋說,比如一個中風病人沒有給他做康復,他就是一個失能的人,長期照顧他的費用是非常高的。
泰康之家副總裁兼醫療發展事業部總經理朱正宏表示,急性期到亞急性期的轉變可以極大降低醫療費用,比如,同樣一個氣管切開住在ICU,在公立醫院和康復醫院一晚上的費用相差會很大。
康復行業迎來更多資本青睞
正是因為看到了康復治療在降低整體醫療費用上的作用,最近兩三年,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來促進康復產業的發展。
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人社部、國家衛計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新增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范圍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從2016年6月30日開始,納入醫保的康復項目由此前的9項增加至29項,并且各地原已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醫療康復項目繼續保留。
這一消息對于康復醫療產業來說是一大利好。華創證券的研報稱,醫保政策的變革和分級診療將推動康復產業發展。政策、資本和技術合力推動,千億市場即將啟動。2010版康復項目只有1個評定項目和8個治療項目,而2016年6月30日第二次新增8個評定性項目和12個治療性項目,兼顧各類康復人群。
這份研報認為,隨著第二次納入醫保項目正式落實,康復行業將迎來更多機遇。同時,國家正在建立完善的三級康復醫療體系,推動雙向轉診制度,助推康復醫療騰飛。
去年,北京市衛計委、市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北京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在規劃當中的每家三級綜合醫院必須設康復科,每個區必須要有一家一級或者二級醫院轉型,并且必須至少要有一家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朱正宏說,目前北京已經有12家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
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康復醫療已逐漸成為醫療投資新風口。上述研報稱,康復醫院憑借其盈利周期短、標準化程度高和易復制擴張等特點,受到社會資本的青睞。
劉挺軍認為,從中長線來看,康復醫院是比較好的投資的方向,泰康作為險資投資康復醫院,首先不是因為它能賺錢,而是看重它能夠形成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劉挺軍說,泰康做養老社區投資的前期調研時發現,醫療保障排在老年人所有養老需求的第一位。針對這些需求,“一個社區,一家醫院”已被定為建設泰康養老社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