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醫生集團盤活閑置設備 高端介入技術下基層
加入日期:2017/8/3 14:17:34  查看人數: 708   作者:admin
中國基層醫院的醫療器械使用率不足40%。新醫改以來,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大力向基層投入,提升基層醫療水平,縣級醫院基本都配備CT機。但是,由于基層醫療技術水平有限,存在“不會使,不會用”的情況,導致大量影像學設備出現閑置。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曾指出,設備閑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解決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閑置問題,關鍵是要有人會用。
 
  對于基層醫療器械設備閑置的現狀,醫生集團有望成為緩解這一困局的良好辦法。
 
  近日,我國首家腫瘤微創介入治療領域的醫生集團正式成立,并獲得重山資本醫療健康專項基金的天使輪投資。
 
  據華醫英諾醫生集團創始人兼CEO趙修文透露,“隨著新醫改的推動,基層醫療機構在大型醫療器械,如影像設備方面,配備已經很齊全,但由于基層醫療水平有限,無法開展先進的治療技術。醫生集團的作用就是引入優秀的醫生,利用基層的影像設備,為基層患者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4月1日,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醫師多點執業制度在法律層面不再有任何阻礙。
 
  針對目前醫療體系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地市以下醫院診治水平有待提高,80%的患者涌到大三甲醫院的現狀,中國醫師學會介入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介入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鄒英華教授強調:“按照國家目前已經開放的情況,給醫生‘松綁’,推動醫生多點執業。通過醫生集團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為基層醫院提供更好的技術,提高基層醫療的合作水平;另一方面,使患者能夠留在基層,得到高質量的診療服務,從而真正實現分級診療。”
 
  基層設備使用不足
 
  亟待盤活
 
  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統計,中國基層醫院醫療器械使用率不足40%。在我國一線城市,以北京為例,一臺CT機一天要為70-80人次服務。然而,在陜西、河南、山東等省的縣級醫院,一所醫院一天下來最多只會有7~15位病患使用CT。
 
  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70號文件中,已經提出推進二級以上醫院醫技資源開放,實現區域內醫療資源共享。一方面二級以上醫院向基層開放,另外一方面鼓勵設置獨立機構,有效地解決基層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集中檢查檢驗資源,便于質控,保證醫療質量和水平。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這是政策層面首次把“自由執業”和“醫生集團”納入頂層設計之中,規劃綱要的出臺為中國醫生執業體系改革指明了方向。
 
  面對基層醫療機構影像設備閑置,醫生集團希望利用這些閑置的設備資源,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以專科技術為重點業務的企業,趙修文認為:“在基層醫療機構,我們可以發揮醫生集團的作用。我們聚集了國內權威的專家及醫生,集團內部專家全部為來自大型教學類三甲醫院的副主任以上醫師,具備豐富的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經驗,希望借助基層的影像設備,把腫瘤微創介入技術引入基層。”
 
  高端介入技術
 
  有望進軍基層
 
  作為高端介入技術,目前腫瘤微創介入治療在國內仍處于發展階段。據鄒英華教授介紹:“腫瘤微創介入治療借助現代化的影像設備,可以針對病灶進行精準治療,將藥物盡可能地控制在癌變區域。在不動刀、不麻醉、直達病灶,保證療效最大化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身體正常組織的傷害。同時,由于介入治療的創口很小,可以在反復進行治療的同時,不影響患者身體的恢復,副作用較小。”
 
  微創介入治療是在影像導引下進行的,以最小的創傷(不用切皮,僅有穿刺針眼)將器具或藥物置入病變組織,對其進行物理、機械或化學治療。在某些疾病領域,微創介入治療已經成為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案。
 
  據記者了解,大病醫保政策實施之后,腫瘤微創介入手術費用在基層醫療機構可以報銷70%~80%,但由于基層醫院技術水平有限,患者無法享受這一福利。
 
  趙修文坦言:“目前政策給了醫生集團很好的發展機會,醫生集團可以帶動提升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以腫瘤介入治療技術為例,在縣級醫院,像血管造影機、CT、核磁共振,都已成為標準配備。具備這些設備,就可以開展精準的腫瘤微創介入治療。”
 
  重山資本創始執行合伙人魯東成對這一針對基層市場的服務十分看好,他指出:“醫生集團符合當前國家醫療衛生改革的政策方針,這一醫療服務模式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狀況充分證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通過資本的力量,可以有效地推動中國腫瘤微創介入治療進入基層,服務基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