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顛覆!共享醫院、共享醫療設備來了
加入日期:2017/9/19 14:26:00 查看人數: 890 作者:admin
顛覆!顛覆!
“共享醫院”橫空出世,要顛覆傳統的醫院模式,醫療機構要實質性共享、共用醫療設備,設備廠商受沖擊!
多家醫療機構“拼”成一家醫院
日前,浙江省衛計委批復同意: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為入駐全程國際 Medical Mall 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等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試點。入駐醫療機構相應科室設置和設施不做硬性要求。
所謂“Medical Mall”,通俗說就是“醫療商場”,它不同于以往獨立存在的醫院和診所,而是由多家醫療機構“拼湊”起來的醫院。
醫療設備、藥房、手術室都要共享
“醫療商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共享”,“共享醫院”建好了藥房、手術室,并請一家機構統一負責基礎的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等服務,實行共享和合理配置模式。
其他入駐醫療機構完全可以“拎包入住”,無需重金投入新建基礎醫技科室和藥房、手術室等,也無需重金投入購置大量基本配置所需的醫療設備。
所有入駐“醫療商場”的醫療機構一起,共享基礎醫技科室和藥房、手術室,也共同承擔醫療設備的使用費用。
這樣,無疑是大大降低了各家醫療機構的成本,但也同時意味著相關醫療設備的購買需求會被壓縮。
全程國際 Medical Mall 是目前國內首家獲批試點的“醫療商場”,暫時應該不會對國內相關設備廠商造成大的沖擊。但一旦這一模式試點效果好,被推廣開去,可就不太好說了。
醫械企業參與投資
與傳統醫療機構的另一個明顯差別在于,選址上,杭州全程國際 Medical Mall 建在了大商場,其位于杭州大廈501城市生活廣場,地下1層-5層為購物區,6-20層則全部都是醫療商場。
該醫療商場與著名的邵逸夫醫院合作,還精選了多家國內知名專科診所,比如張強醫生集團思俊外科診所、唯兒諾兒科診所以及口腔、醫美等診所。
這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零售+醫療”,試圖用零售商業的思維方式整合傳統醫療資源,打造一站式的醫療體驗。
而項目的投資方,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新解百集團、迪安診斷和百大集團。
沒錯,除了兩家浙江本土零售大企業之外,同是浙企的國內IVD龍頭企業之一的迪安診斷也參與進去了。這也是唯一深度參與進去的醫藥行業企業代表。
這一次,醫械企業改變傳統醫療!
“共享”改變醫療,市場化正在進行中
2017年的醫改,可以稱得上是史無前例的,標志性表現之一是,在醫藥市場化已經完成之后,醫療市場化正在進行。
推動這一進程的既有國家醫改部門,也有民間社會力量。
今年年初,國家衛計委正式發文,給醫師執業松綁,在職醫生可以開診所了,醫師也可以多點執業了。
隨后,在廣州,一個號稱可以容納2000名醫生入駐的醫師多點執業平臺啟動,共設11大類臨床專業科室,23個臨床科室,1個體檢中心,156間診室,一期總投資2億多元。據稱,目前已經有1500多名醫師意向入駐,預計今年12月1日正式開業。
我們姑且將其稱之為“共享醫生”。
前不久,國家衛計委又公開表示,在已設5大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允許民間資本投資之后,又要增設5類獨立設置醫療機構,進一步放寬社會力量辦醫療機構。
這些獨立設置醫療機構多以“中心”的形式存在,為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各類醫療機構和患者提供共享資源服務,我們姑且將其稱之為“共享中心”。
如今,“共享醫院”也來了,不對參與進去的所有醫療機構都做科室設置和設備配置的硬性要求,這種松綁也是突破性的。辦醫療機構成本更低,更容易了。
“共享”模式正在改變中國醫療圈,也將醫療市場化的進程大大往前推進。舊有的模式正在決堤,全新的醫療模式,有如一顆顆雷管扔進了炸藥堆里,響聲目前還不很大,但未來顛覆性改變極為可能。
而在醫藥市場化、醫療市場化各自完成之后,下一個,或許,醫保市場化也將正式開始,一切都將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