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掛網價太高,已被盯上,出手整治!
加入日期:2017/11/15 15:02:28 查看人數: 932 作者:admin
醫用耗材和試劑的集中掛網采購是必然趨勢,先高值耗材,再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掛網集采的出發點,自然是為了降低醫療機構的采購價格。
不過,一直以來,業內也都有反映,一些地方、一些耗材的掛網價格實際上是虛高的,比沒掛網前高,比沒掛網的高。
造成耗材掛網價格虛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廠家價格不透明、不同地方的價格未聯動、廠商虛報價格等等。
而顯然,這一現象是有悖于耗材掛網集采政策的初衷的,也已經被盯上了。
上周,海南省衛計委發了個通知,就規范該省高值耗材陽光掛網采購事項提出諸多措施。
通知稱,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已于6月30日前將11大類高值醫用耗材進行陽光掛網采購,但由于部分高值耗材生產廠家價格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部分已掛網高值耗材價格虛高。
通知決定如此規范高值耗材采購程序:
1、掛網價格公布,采購結果公開;
2、醫療機構根據掛網價格、以往采購價格及使用量等與企業議價,遴選確定本單位的供貨企業和價格。實際供貨價不得高于掛網價。
3、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定期篩查各醫療機構實際交易價格,如發現掛網價格高于醫療機構實際供貨價格10%(含)以上的,將對此類高值耗材進行重點監控,動態調整掛網價格。
4、醫療機構可用醫聯體等方式帶量采購。
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在掛網價格之外,是還能“二次議價”的。掛網價格高了,那就再議一次價,以比掛網價格更低的價格來實際采購。
反過來,如果議出來的實際采購價格很低,那么掛網價格也得跟著動態再降低。
再來看看四川省,本周最新掛出的《中共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顯示,“藥械掛網價格虛高問題”是在巡視組的巡視中也被盯上了的。
該通報中有兩項內容如下:
1、針對集中采購平臺藥械掛網價普遍高于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和藥店問題的整改。
一是開展藥品價格調研。通過對比分析16101個公立醫院采購藥品在抽樣機構的價格差異情況,形成了《關于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價格與民營醫院、社會藥房差異情況的調查報告》,對經核實的公立醫院采購價高的產品,鼓勵醫療機構在中標價格的基礎上“二次議價”,公布民營醫院價格,指導醫院議價采購。
二是督促醫療機構落實“兩票制”改革責任任務,推動理清藥品價格。
三是完善價格信息。通過省藥采平臺公布掛網產品的全省平均采購價和最低采購價,指導各級醫療機構議價采購。目前,共公布新增價格信息37843條。
2、針對部分中標掛網產品價格高于2016年醫院平均采購價格問題的整改。
對經核實的醫療機構采購價高于2016年醫院平均采購價格的藥品,允許公立醫院可按既往實際采購價格與生產經營企業自主采購,同時對上述藥品開展重點監控。
巡視組反饋意見后,四川省衛計委黨組給出的整改主要措施,是允許醫療機構“二次議價”來降價。
“二次議價”儼然成為了解決藥品、耗材掛網價格虛高的招數之一。
“二次議價”曾經是有被發文明令禁止的,但醫改形勢已經不同了,藥品加成取消了,耗材加成也要取消,采購價高了醫院也沒好處,醫院還面臨控費、降低藥占比、降低耗占比的等的各種硬性任務,“二次議價”一而再地被各種公文提到臺面上,一點也不意外。掛網價格虛高,某種程度上也助推了這一政策的蔓延。
廠家可以通過各種價格管控措施啥的讓自己的掛網價格高高不降,但衛計委和醫療機構也可以祭出“二次議價”這一招。這是一場博弈,誰能成為贏家,這就各憑本事了。
對廠商來說,一個更郁悶的消息在于,衛計委盯上了、出手了,巡視組盯上了,發改委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盯上了。
10月,發改委專題報告提出,要開展高值耗材成本價格調查,準確掌握高值耗材價格成本情況。以及建立高值耗材價格常態化監測機制,動態監測高值耗材的出廠價格、口岸價格,以及在我國、產地和周邊國家(地區)零售價格,并以適當方式對社會進行公布。
近日,發改委公布《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也明確提出,“加快制定出臺分行業定價辦法、成本監審辦法,強化成本約束,完善價格形成機制。”、“保持民生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和合法價格權益。”
高值耗材產品的價格透明化是必然的趨勢,而一旦出廠、口岸、零售價格都透明化了,廠商想要維持掛網價格虛高也將難上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