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醫聯體究竟是“引援結盟”還是“引狼入室”?
加入日期:2017/12/13 15:35:06  查看人數: 920   作者:admin

今年,國家對醫聯體政策出臺了若干的政策和指導意見。無論是何種形式的醫聯體,都是要求大醫院發揮牽頭作用,把優質資源外送。可以說,這些政策在限制的同時,也為醫療機構提供了利用技術優勢對外進行技術輸出的機會,這種技術輸出等于是對大醫院優勢的鞏固,以及對公立醫院市場占有的擴充。


對于民營資本辦醫療機構和社會資本辦醫療機構,主要靠資本的力量擠入到這樣的行業中,來減弱公立醫院的優勢。民營資本辦醫引入和發展,也能夠帶給醫療市場上很多積極的影響,但是問題在于執業人員從何而來。


所以客觀地說,對于獨立醫療機構的發展,行業有想法、社會也有需求,但如何發展還面臨很多問題。獨立醫療機構有兩種基本類型:第一,專業的機構辦專業的事,比如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等用于減少重復建設、業務重疊,降低資源占用與總費用支出、提高效率的醫療機構;第二,醫療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比如安寧療護中心、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等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彌補體系短板、銜接服務鏈條的醫療機構。


那么醫聯體究竟是“引援結盟”還是“引狼入室”?


為什么現在特別迫切要求衛生計生行動部門推動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因為其絕不僅是醫改的內容。


從宏觀背景來看,民營醫療機構是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和體系、創造更多的就業和投資機會,符合“雙創”戰略與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符合“放管服”改革全面、持續、強力推進的形勢;符合開展“精準扶貧”與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的局面;符合醫改全面深化與公立醫院改革步入攻堅階段的大潮流。


從實踐需求來看,首先,醫療服務的供方需要“騰籠換鳥”,通過優化供給結構最大化供給釋放。因為對于醫療服務的供方,一方面能夠挖掘出來的擴大供給的潛力已經不多,內部動力不足,另一方面藥品零差率、強化醫保控費機制和控制規模擴張等公立醫院改革政策“組合拳”為其帶來了強大的外部推力。因此醫療服務的供方在內外合力的推動下,勢必要把一些可以不干,或者干也沒有很好的績效部分業務分離出來。


其次,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方來說,更多的是通過貼近社區生活實現最大化的社會融入。2016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2.2億,占總人口數的16.7%,其中7000萬人有康復和護理需求;每年約有250萬例腦卒中新發病例,其中70%~80%患者喪失自理能力。這說明獨立醫療機構的社會需求非常龐大。


最后,對于投資需求方來說,目前我國有很多的資本無處可投,處于“持幣待購”,需要通過合理投資策略實現最大化投資回報。對于管理方來說,需要統籌兼顧,通過適配醫療資源最大化政策平衡。


實際上,民營有民營的苦,公立有公立的難,目前不確定誰在政策方面更有優勢,但獨立醫療機構發展所面臨的困局還是很明顯的。專業人員來源問題、醫保政策問題,準入“門檻”高、審批手續多、成本大問題,自家守信、百姓相信、政府誠信平衡難問題,監管難、難監管,服務質量與政府監管風險問題,與已有醫療服務體系中同類服務供給者之間關系不清的問題,公立地位難撼、壟斷難破問題,面臨被排除外醫聯體/分級診療供給體系之外或被邊緣化的危險等一系列問題擺在獨立醫療機構的面前。


面對困局,獨立醫療機構如何“破冰”?


一、首先要抓牢最佳發展機遇期,促進獨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二、準確把握醫改政策走向,促進與醫改實踐深度融合。

三、探索獨立醫療機構納入公立醫院主導的醫聯體或者醫共體,推動獨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開展PPP項目合作,選準PPP項目合作的切入點與突破口,在鞏固中穩步推進。


除外,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要完善政策機制設計,著力實現3個“小三通”基礎之上的“大三通”。“小三通”是指從專業分工角度來看,實現臨床、輔助、延伸的內部打通;從病程分期角度來說,是解決急性期、恢復期和康復期的銜接;從功能分級的角度來說,實現醫院、養護、社區和家庭的整合。而“大三通”是指上述3個角度的全面貫通,實現以健康為中心,覆蓋全生命周期,融疾病預防、疾病診療與康復照護于一體的全面健康保障服務。最后,民辦與公辦醫療機構各有優勢與特色,推動二者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這正是要鼓勵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的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