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菊芋,俗名鬼子姜,成為落實十九大精神,推動扶貧攻堅、污染防治兩大任務的特殊植物。1月26日上午,由《紫光閣》雜志社主辦的“推進菊芋產業化發展 為精準扶貧、健康中國建設作貢獻”研討會,請醫學專家學者講述菊芋預防治療高血糖、高血脂代謝類疾病的重要功效,農業專家講述菊芋治理荒漠土地的顯著成效。會議呼吁廣大人民群眾認識菊芋,大量吃菊粉,不僅能健康自我,還能為脫貧攻堅和污染防治作出貢獻。
![]()
圖為會議現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霍軍生在會上詳細介紹了菊芋對促進人體健康的諸多功能。經研究發現,菊芋深加工產品菊粉對致動脈硬化相關血脂有積極的影響,特別對血脂異常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改善作用更加明顯。他建議臨床醫生可通過建議患者每日食用菊粉來預防和治療血脂異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風險。同時,菊粉對降低人群血糖具有顯著作用,還可預防心臟類疾病,可有效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腸道功能。他還介紹道,歐盟已經批準菊粉有助于維持正常腸道功能的健康聲稱。
![]()
圖為霍軍生
研討會上,南京農業大學能源生物資源研究所教授劉兆普就菊芋對鹽堿地和各種沙化撂荒地的生態修復效應進行了詳細介紹。劉兆普教授通過觀察山東萊州和江蘇大豐鹽漬地種植菊芋后土壤的變化發現,在種植菊芋一段時間后,可以有效改善鹽漬地、鹽堿地及荒漠土地的土壤質量。昔日,一到風季就黃沙滾滾的荒漠土地,被菊芋的根和葉所覆蓋。一畝菊芋能生產出根莖三噸左右,加工出菊粉,比正常良田的收益高出很多。
由于菊芋在健康和生態領域的先天優勢,我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發展菊芋產業,并將其和扶貧相結合,有效帶動了脫貧。會上,山西田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介紹了他們在山西靜樂縣用菊芋產業帶動脫貧的典型經驗。2017年4月,山西田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在山西省忻州市靜樂縣雙路鄉趙家溝村3000余畝的撂荒地上種上了菊芋,并對接精準貧困戶44戶136人,在企業的帶動下,如今的趙家溝村不僅當地貧困戶過上了好日子,還另有80余名農民勞力返鄉務農。
寧夏自治區代表的發言,讓到會的所有人對菊芋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認識。幾年前,寧夏一些地區種植了幾萬畝菊芋,由于缺少深加工的企業,農民在荒地上種出的菊芋賣不出好價來,種菊芋的面積近年在逐漸地減少。
江蘇碧青園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擁有菊芋研發中心、國際先進菊粉生產線、達到10萬級空氣潔凈度的生產車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菊芋產業鏈。會上,公司董事長薛祥華建議說,目前國內保健養生市場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建議進一步完善制度,優化市場,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大眾補充膳食纖維,促進全民健康。同時,建議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招商引資,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出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使菊芋產業變成引領農民脫貧致富、提高當地稅收的一項優勢產業,真正做大做強,并建議成立菊芋產業聯盟。
![]()
圖為薛祥華
當日會上,來自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國家開發銀行扶貧事業部、農科院等相關部門的同志就如何抓好菊芋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等提出意見和建議。與會嘉賓對共同攜手促進菊芋產業發展,推動脫貧攻堅形成共識。
《紫光閣》雜志社負責人在總結發言中談到,這次研討會,主要目的是讓人民群眾認識菊芋的寶貴特點,促進菊芋產業化發展。會議不僅宣傳菊芋,向全國人民送健康,還傳播了提倡綠色導向、市場導向,促進西部地區與全國協調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實體企業健康發展的積極能量。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部門的領導干部,農業和健康領域的專家及菊芋相關企業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