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如何抓住中國醫療器械創新的黃金10年?
加入日期:2018/5/15 13:53:34  查看人數: 1008   作者:admin
01
 
  中國醫療器械創新進入黃金10
 
  得益于政策利好、需求質量提升、制造能力升級、技術創新和資本推動等多種因素,醫療器械產業已經成為健康產業中增長最為迅速的領域,同時也成為資本市場最為看好的投資熱點之一。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預測,2019 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6 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 16.8%。在未來醫療器械市場中,創新將成為其高速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力,同時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出路,中國的醫療器械創新已進入了黃金 10 年。
 
  02
 
  為什么說中國醫療器械創新進入了黃金10年?
 
  首先,中國的進口替代比例大幅提升,尤其是大型醫療影像設備、心臟支架等高值耗材。盡管一些高精尖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過程遠遠沒有完成,但是醫療器械領域進口替代的初步市場教育已經完成,在整個醫療器械產業形成一種趨勢和浪潮,并呈加速狀態。
 
  其次,國家密集出臺醫療器械相關的創新政策,例如《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 )》 把加速創新醫療器械審批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作為一個重點。近幾年來,國家投入持續加大,對醫療器械的資金支持呈倍數增長。國家對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的力度越來越大,預計未來對高精尖醫療器械的優先審批將逐步成為一種常態,從而為醫療器械的快速增長提供助力。
 
  再次,醫療器械的流通渠道和價格將進一步規范。隨著國家對藥品流通及價格整頓的基本落實,醫療器械也開始了相關兩票制等試點,去除銷售渠道中的不必要環節,使廠家和患者獲利,從而使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進而提升醫療器械的質量需求。越是創新產品,越能獲得較高利潤,對創新醫療器械的追求將是越來越多企業首先考慮的戰略方向。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有利的基礎因素,例如人才和產業鏈的完善。海外人才回流、外企人才外流、國內大型醫療企業人才培養等因素,使得優秀的科技人才、銷售人才、市場人才都更容易獲得。中國的產業鏈已經比較完善,使得醫療器械的相關核心部件能更易更快地獲得。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淀,中國醫療器械創新的條件已經成熟,醫療器械創新已經具備了快速發展的基礎和助力,中國醫療器械創新進入了黃金10年 。
 
  03
 
  醫療器械企業如何抓住黃金10年的機遇
 
  ●國際醫療器械巨頭成功路徑的啟示
 
  縱觀國際醫療器械巨頭成功的路徑,絕大多數都是專業化出身,通過最初完成技術型的突破,做大生產力,進而通過橫向和縱向并購,獲得協同效應,最終成為平臺型企業。醫療器械產品是技術和專業的結合,在研發過程中,需要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由此能夠誕生一大批專業化的特色企業。其中,小型高技術企業是醫療器械行業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
 
  國際上,醫療器械創新主要有兩種業態:
 
  第一種是以色列為代表的業態。由于國內市場規模小,以色列醫療器械專注創新和研發。以色列是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創新國家,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從醫療器械專利數量來講,人均全球第一,絕對數量為世界第七。以色列全國有 750 多家生命科學產業公司,其中 55% 從事醫療器械研發和生產。此外,以色列具有世界上最為密集的醫療器械孵化中心,醫療器械產品一旦孵化成功,90% 的企業選擇并購或者出售,產品的產業化則交給北美洲或歐洲的平臺型巨頭公司去完成,而企業家在公司出售之后又開始新的創新。
 
  美國則代表了第二種業態。美國既有專業化的孵化器公司,也有很多大型全球醫療器械領導者,如美敦力、強生、波科等,這些公司幾乎都是產品線非常齊全的平臺型公司,有的是多領域的平臺,有的是某一細分領域的大平臺,在自身強大的研發實力基礎之上,也在全球尋求創新型產品做收購兼并。從目前國際成熟市場的現狀和趨勢來看,那些努力完成技術突破,走專業化成長路線的小企業最為活躍,也更加受到風險投資的青睞。大型平臺型企業努力進行全球化品牌和服務的建設,同時積極進行投資布局和戰略并購中小企業。而中型企業存活相對困難,如果不能迅速做大做強,則時刻面臨被并購的危險。
 
  目前,中國還沒有出現醫療器械的巨頭,中型企業較多,小型專業化創新小企業數量增長迅速。中國的業態會更加傾向于美國的發展模式,未來小型專業化創新企業會非常活躍,企業間的并購會更加頻繁。對小型的專業化創新公司而言,顛覆性的創新必然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但是,考慮到現階段中國進口替代的紅利和趨勢,選擇目前國際上有成熟產品但技術壁壘較高,且國內起步較晚的方向,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由于國外已經有相對成熟的應用,這樣的方向也是比較安全的,例如,心腦血管領域的藥物球囊、心臟起搏器等。值得注意的是,像這種專業化的創新公司,創始人必須做好將來被收購的準備。由于醫療器械大多數單個品種市場空間都有天花板,單個品類能夠做到 1 億元的市場規模已經很不錯了,要做到10億元的市場規模就更少了,單純靠一個產品做大做強企業會非常吃力。
 
  此外,在目前市場環境下,產品的成功對市場推廣和銷售(代理商)體系的依賴越來越高,如果創始人完全是技術出身,很難脫穎而出。對中國眾多中型醫療器械企業而言,企業本身的創新是必需的,同時根據自己的戰略發展方向對早期創新醫療器械項目進行投資和布局,以及橫向和縱向的并購等都將是中型企業所應該考慮的。
 
  ● 國際醫療技術轉移基地(MTTB)模式的思考
 
  盡管經過近年來的積累,中國初步具備了醫療器械創新高速發展的基礎和助力,但是也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醫療器械是技術和專業的結合,是需要較長的時間技術積累和突破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趕超國際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系統高效地學習和利用國外的技術顯得至關重要。
 
  近幾年來,華醫資本一直致力于推動的國際醫療技術轉移基地(MTTB)是一個提升國內企業創新力的模式。憑借在海外完善的布局和海外豐富的項目來源,華醫資本篩選出技術領先、美國或者歐洲已經批準的、市場上已經銷售(充分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成立合資公司并引進國內,加以投資。同時,華醫資本引入國內的上市公司作為合作伙伴,共同推進該產品在中國的注冊報批以及后續的當地化生產等。在合作、學習、吸收過程中,中國合作企業的創新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04
 
  投資機構如何抓住黃金10年的機遇
 
  對投資機構而言,面對高度多樣性的醫療器械行業,如何充分地抓住創新的黃金 10 年,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尤其對剛開始接觸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機構來講更加困難。似乎投資的機會非常多,但又比較散;好像市場空間都不大,但看似不起眼的方向有些企業發展得也非常不錯。那么,在眾多分類中,如何把握好機會呢?
 
  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捷徑,只能從三個方面進行考察:第一,項目所在細分行業的容量與持續擴張能力;第二,項目核心產品的創新性與臨床應用的顛覆性以及領先的市場機會;第三,創始人與管理團隊。前兩個方面只能通過系統性的行業研究才能清晰地了解和確定。、我們把醫療器械分成 7 個子行業,包括體外診斷、影像類、心腦血管類、外科 / 骨科類、腫瘤類、醫療人工智能和其他綜合類。我們對上述的子行業進行了系統的行業研究,對每個子行業幾乎所有重要的企業都進行梳理,隨時追蹤和更新企業進展,及時跟進投資。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全面深入掌握子行業進展,系統追蹤優秀企業,對前兩個方面的考察做到從容把握,有的放矢
 
  05
 
  六大創新醫療器械投資方向
 
  在我們系統梳理的醫療器械子行業中,以下六大創新醫療器械的投資方向值得考慮。
 
   (1)心腦血管子行業
 
  熱點相對較多,支架不再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比較關注的創新方向集中在經導管瓣膜介入、冠心病診斷類器械、心臟起搏器、藥物球囊、射頻消融器械和心臟封堵器等幾個方向。
 
   (2) 影像設備子行業
 
  對通用型的大型設備而言,諸如 CT、磁共振、PET-CT 等領域,目前優秀的早期項目比較少,且估值偏高。隨著高端影像設備廠家聯影的出現,尚未形成自己模式的新影像企業,在外有 GPS、內有聯影的夾擊下,生長空間不足。我們比較看好細分領域的影像設備,尤其是具有自身應用場景的獨有硬件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細分領域,例如乳腺癌超聲、牙科錐束CT等方向。此外,我們對掌握核心技術等影像核心部件上游企業也比較看好。
 
   (3) 腫瘤相關器械子行業
 
  曾經熱過一段時間的腫瘤消融設備,包括冷凍、射頻、微波和激光等風光不再。在放療領域,質子重離子技術國內企業要有所突破尚需較長時間的積累。電子直線加速器的企業值得關注,但需要重點考察研發和生產高能機的能力。伽馬刀基于自身技術的限制,市場空間有限,并不是我們關注的投資方向。此外,近年來腫瘤介入增長迅速,新型載藥微球值得關注,微球輸送系統耗材或許是未來新的市場增長點,但技術尚未完全成熟。
 
   (4) 外科、骨科器械子行業
 
  手術機器人無疑仍是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近年來由于資本的過度追逐,價格偏離價值的現象比較嚴重。3D 打印結合生物材料是最為看好的方向之一。
 
   (5) 醫療人工智能子行業
 
  醫療人工智能是醫療未來發展的方向。同其他行業相比,醫療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較好,醫療行業痛點明顯,例如高端醫療人才缺乏、資源分布不平衡、醫療成本高等;數據電子化程度較高、數據較集中且質量較高;較多應用場景可以實現相對標準化,如醫學影像等。基于目前的觀察,醫學影像和醫學虛擬助理的人工智能會相對成熟一些,有些標的值得關注。
 
   (6) 體外診斷的子行業
 
  分子診斷和即時檢驗(POCT)仍然的是創新主要方向。在分子診斷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改變整體分子診斷格局。例如,基因測序的測序服務正在面臨新一輪的洗牌,擁有自己的數據庫、核心算法和臨床解讀能力的公司將有機會突圍。基因測序上游相關試劑的國產化也將是重要機會。腫瘤的伴隨診斷目前市場教育已經基本成熟,是值得投資的方向之一。
 
  無論是醫療器械企業,還是投資機構,如果抓住這創新黃金10 年的機遇,企業做大做強,成為平臺型的巨頭企業,投資機構獲得豐厚的財務回報將不僅僅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