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巨頭壟斷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 國產廠商力圖破局
加入日期:2018/5/21 13:45:26 查看人數: 925 作者:admin
日前,作為與美國西奈山醫院合作的一部分,華大基因計劃在位于該醫院的Lunenfeld-Tanenbaum研究所安裝BGISEQ-500測序儀——這是BGISEQ平臺在北美的第一個布局,標志著國產測序儀服務北美用戶的開端。
基因測序產業的上中下游分別為測序儀生產商、測序試劑耗材生產公司、基因捕獲試劑生產公司(設備端);測序服務公司、生物信息公司、基因檢測公司、第三方檢驗所(服務端);最具市場潛力、也是技術應用最集中的應用端,即各大醫院、體檢機構及大眾消費領域。
目前,國內大多數基因測序創業企業廝殺的戰場主要集中在中游和下游。作為整個基因測序產業的上游核心和關鍵,也是基因測序產業鏈上壁壘最高的部分,基因測序儀被Illumina、Life Tech和羅氏為代表的歐美企業占領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鑒于成本和技術難度等問題,國內進行測序設備研發的企業數量較少,統計顯示,目前國內進行測序設備研發的企業僅10家左右,涉及耗材及試劑研發的企業僅25家左右。
三種國產化路徑
由于過度依賴進口,我國基因測序產業,無論是臨床還是科研,都會面臨因測序成本過高的壓力,在需求迫切的情況下,測序設備行業催生了三種國產化的方法。
第一種方式是貼牌,國內企業與歐美測序儀廠商合作,直接在其產品上貼上中國企業的牌子。貝瑞和康通過聯合Illumina進入國產測序儀市場,屬于貼牌實現國產化。貝瑞和康的NextSeq CN500基因測序儀采用Illumina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原理,保證了測序數據精準可靠,并可同時處理96個無創DNA產前檢測(NIPT)臨床樣本。
第二種是收購國外企業,國內基因測序企業通過收購國外測序儀生產商,獲得其測序設備的知識產權,并完善自身產業布局。
2013年3月,華大基因收購美國的測序儀上市企業Complete Genomics,獲得后者的測序儀技術。華大基因也因此走上測序儀的自我研發之路,其推出的BGISEQ-500與illumina的NextSeq-500相比,在通量上更靈活,而后者在讀長上更有優勢。
第三種是完全自主產權的研發,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例如致力于三代測序儀技術的深圳瀚?;?。全球自主研發三代測序儀的企業也不過三家,除了瀚?;蛲?,另外兩家分別是美國的Pacific Biosciences和英國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目前三代測序技術由于錯誤率較高等原因,在臨床應用方向還是非常受限,但因其直接單分子水平檢測高讀長等特性,將會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而無論是第幾代測序技術,由于不同的基因測序平臺的技術原理不同,所應用的范圍,以及其特點也都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二三代測序技術將會在市場中同時共存。
國內測序儀廠商:數量少 潛力大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BCC Research 預測,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將以每年 20% 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長,預計 2018 年將達到 117 億美元的龐大規模。雖然數目較少,但國內企業也有幾家涉足這一領域,試圖改變國際廠商的壟斷局面。
自2014年6月30日,CFDA批準武漢華大基因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的二代測序儀上市以來,CFDA已經批準9款基因測序儀上市,有華大基因的BGISEQ-100和BGISEQ-1000、BGISEQ-500,達安基因的DA8600,華因康的HYK-PSTAR-IIA,博奧生物的BioelectronSeq4000,貝瑞和康的NextSeq CN500等,均為二代基因測序儀。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180521092554.jpg)
而也有一些上游領域的創業企業得到資本青睞,獲得融資。
2018年4月深圳瀚海基因完成2.18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為瀚?;虻牡谒妮喨谫Y。瀚?;蛐迹@筆融資將重點用于建設全亞洲第一條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生產線。而瀚?;蛞延?017年成功研發出亞洲第一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第三代單分子基因測序儀樣機,該設備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2017年11月,國產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平臺(二代測序)廠商賽納生物獲得1.3億元B輪融資,由東方翌睿(上海)基金和中關村發展集團啟航基金聯合領投,龍磐投資、京工弘元、比鄰星創投跟投,A輪投資方通用創投繼續追加。賽納生物自主研發的創新型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芯片和試劑,全面升級基因測序技術在疾病檢測、疾病診斷和疾病篩查的臨床應用。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180521092609.jpg)
制表:健康界財經產業部
其他上游廠商
上游還包括測序試劑耗材制造商和基因捕獲試劑生產公司。
測序試劑耗材與測序儀配套,所以測序儀廠商也往往是測序試劑耗材制造商,國內廠商主要包括華大基因、達安基因、中科紫鑫、博奧生物、貝瑞和康、華因康基因、瀚?;虻?5家左右。
基因捕獲技術處于高通量測序的樣本處理環節,是檢測服務的上游。針對不同系統的疾病,可以設計不同的探針。其優勢明確,既滿足研究需求,又降低了成本,非常適合精準醫療的發展?;虿东@關鍵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大生物科技公司手中,如羅氏、安捷倫、Life Technologies、IDT、Illumina等,國內以基因捕獲著稱的專業公司只有聯川生物、艾吉泰康、邁基諾、中科納泰等為數不多的幾家。
業內人士認為,相對國外巨頭,國內企業也有自己的優勢。國內有成本優勢;試劑盒的定制非常方便,特別是針對一些科研院所、研究機構,試劑盒在制作上快捷,個性化更精確還能大幅度降低研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