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制藥三季報凈利潤大增254.32%!傳統原料藥企已脫困?
加入日期:2018/10/19 8:38:00 查看人數: 1008 作者:admin
10月17日,華北制藥發布第三季度報告,公司1-9月份,營業收入為70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超過7千萬元,同比增長了254.32%。
在經歷安全環保壓力、醫藥政策調整和市場競日益激烈的壓力下,華北制藥在2018年一改上一年的虧損,業績穩步提高。東北制藥也發布了第三季度預報,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較大,增幅在88%~100%之間。
這些經受醫藥行業轉型困局的傳統制藥國企,正在慢慢尋路走出自己的新天地。
傳統國企的轉型困局
作為以原料藥生產為主的藥企,華北制藥在2016年年底同其他原料藥生產企業一樣,環保成為了最大的阻力。
石家莊政府在當時出臺了《關于開展利劍斬污行動實施方案》,45天的時間內要求全市制藥企業全部停產,未經政府批準不得復產生產。
后來,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援企穩崗的補助資金達1546.28萬元,在其他財務補助方面,其子公司河北華民藥業收到補助用于原料藥清潔生產技術升級,華恒藥業則被列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下達京津冀及重點地區污染治理工程201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第二批名單中。
此外,“2+26”城市部分工業行業2017-2018年秋冬季開展錯峰生產的通知發布,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6省28城市,原料藥生產相關醫藥企業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則上實施停產。
與此同時,原料藥市場也在進入優勝劣汰的整合期,國內外市場上,大宗原料藥的不少產品產能過剩。東北制藥、華北制藥等大宗原料藥生產企業均面臨不少挑戰。
華北制藥也曾公告指出,受世界經濟在復雜環境下復蘇過程仍然緩慢、外部醫藥大環境及基藥招標影響,醫藥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同時,生產原材料、能源、 動力、人工成本費以及環保治理投入的不斷加大,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運營風險逐步放大,公司內部體制機制、遷建升級、結構調整等改革任務將十分艱巨。
2017年,華北制藥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77.09億元,其中醫藥化工收入 65.77 億元,同比增長 13.62%;利潤總額 5955.17 萬元,同比減少 1859.36萬元,降低 23.79%。
值得注意的是,華北地區環保因素導致該地區的維生素C廠家減產和停產,該原料藥價格迅速推高,原本已經業績虧損、同樣占據維生素C生產先頭隊列的東北制藥則享受了漲價帶來的紅利,東北制藥2016年實現凈利潤0.26億元扭虧為盈,2017年實現凈利潤0.92億元。
2018年業績穩步上升
局勢在2018年有所轉變。
上半年,華北制藥凈利潤增長88.03%,到了第三季度,其凈利潤則同比增長了254.32%,企業經營穩步向好。東北制藥亦是如此,其半年報提到,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了接近200%,其中原料藥板塊的毛利同比增長了26.76%。2018年一季度東北制藥的公告仍然顯示,公司業績增長較大主要原因為主導產品維生素C價格上漲,產品毛利率提高。
原料藥生產的大環境利好強調質量的制藥企業。在全國各地環保嚴格治理的情況下,有兩個方面影響了原料藥生產,一是環保治理不達標的原料藥生產企業停產或關閉;二是環保不達標化工原料生產企業停產或關閉,造成原材料緊缺而無法生產,因此原料藥產品市場供應吃緊,利潤增幅加大,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除了華北制藥、東北制藥、哈醫藥、海正藥業和珠海聯邦等少數企業之外,國內絕大多數原料藥出口商的規模都普遍較小。
根據華北制藥的公告,上半年公司的頭孢類抗生素產品、酸鏈霉素及相關產品、阿莫西林、氨芐西林等產品價格和銷量均有所上漲,隨之毛利率也有所增加。
但這些以原料藥見長的傳統制藥企業,各自有走出了自己不同的路。
東北制藥正在經歷公司整體搬遷的最后一年,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順利完成搬遷工作。在其半年報中提到,公司原料藥板塊收入占主營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制劑板塊占比穩定,而商業板塊則有所上升。公司在“三年改革”基礎上,推進“三年倍增”加速發展。其引入戰略投資者,完成遼寧方大集團的定增,企業混改試點探索推進,以確保順利完成公司整體搬遷。該公司同步還在有利推進原料藥、制劑兩個園區智能制造、智慧管理項目依托公司大數據部門和云創科技子公司。
華北制藥則選擇向制劑轉型,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銷售。一是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根據公司規劃,把生物藥作為發展重點,同時優化醫藥工業配置及生產流程,醫藥工業實體實現穩步增長。二是繼續優化產品結構。通過終端及學術推廣等形式,加大高附加值、高毛利制劑產品銷售力度,公司重點品種生物制劑類如乙肝疫苗、抗感染類如頭孢噻肟鈉制劑等產品實現量價齊升。
2017年10月初,國內獨家蜂毒注射劑從新制劑分廠正式下線。2018年1月30日,金坦公司與韓國CJ 醫藥健康公司(“CJ HealthCare”)簽訂了合作協議,獲得對慢性腎性貧血等相關疾病的藥物CJ-40001在中國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2018年4月23日,中央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Ⅲ期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
在2018年1-4月,華北制藥的生物制藥較同期收入增長了32%,2017年年底,該公司已經不再僅僅以原料藥為主,而是實現了制劑藥和原料藥比為6.7:3.3。
查閱資料也可發現,華北制藥最新收到的一筆政府的補助,共計600萬元左右,這次的主要補助是用于集團旗下新藥研究開發公司的研究,主要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資助資金。該公司也明確提出,該補助資金的取得將對公司本年度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業績穩步增長,和公司的產品結構升級有關。華北制藥梯次化的產品研發結構已經形成。該公司也曾公開表示,將在未來3-5年里陸續推出生物藥新品,壯大企業生物藥產品集群,打造協同發展的生產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