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全國藥品最低價席卷!“不降價將暫停交易”
加入日期:2019/10/12 9:03:09  查看人數: 677   作者:admin
       10月11日,浙江省藥械采購平臺發布《關于公示我省藥品集中采購部分在線產品價格投訴處理結果的通知 (2019年第七批)》(簡稱《通知》),表示藥品集中采購在線交易過程中,執行全國最低價格聯動,對于《擬下調在線交易價格產品目錄》企業產品因價格等原因遭到投訴,勒令相關產品在產生全國最低價后應下調價格,拒不調價的品種將給予“暫停在線交易”的處理措施。
 
 
  無獨有偶,10月11日青海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掛網《關于公示青海省2019年藥品集中采購產品信息審核及綜合評分結果的通知》,正式公布《2019年藥品集中采購產品(重點監控)信息審核結果一覽表》。按照此前公布的采購規則,針對采購數量大、采購金額高的重點監控藥品,“不得高于現行全國最低省級采購價”。
 
 
  不難看出,隨著帶量采購結果全國聯動的形勢日漸明朗,除了直接全省跟進之外,各地在聯動全國最低采購價中,全國低價聯動中對標中選價如今正在成為趨勢。對于企業而言,要么“割肉”要么“出局”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選擇。
 
  聯動價格全面下行
 
  早在今年4月,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便發布通知,要求在線交易產品全國最低價格聯動工作從5月1日起正式執行,按照“聯動(采購)價格、最高(醫保)支付標準”的原則進行調整,調整聯動后的價格即為浙江省中標產品的最新集中采購價格,各級醫療機構應以不高于新的集中采購價格通過省平臺采購。
 
  浙江省發布《通知》,明確厄貝沙坦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頭孢呋辛片、獨一味分散片等多個品種,擬于10月31日之后產生全國最低價格之后進行價格調整,并點名萬高藥業、元和藥業等“不同意降價擬暫停在線交易”。
 
  事實上,打擊“藥價虛高”如今正在上升到民生熱點,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在這一宏觀環境下,采購價格聯動全國最低價成為了多數省級藥采平臺的必然選擇,2019年以來,北京、安徽、山東、四川、廣西等多個省市區相繼啟動此項工作,部分省市如四川,甚至形成了動態機制,聯動周期明顯縮短。
 
  就在8月,河南省藥采平臺發布通知:所有在該省平臺掛網的藥品,國家常用低價藥品、婦兒專科非專利藥、急(搶)救藥品、基礎輸液除外,都在報價范圍內;報價須對標全國最低中標(掛網價),企業如果在填報信息中心存在虛報、瞞報等行為,不認可價格評估意見,或聯動周期內不更新全國最低中標(掛網)價格,原則上暫停該藥品掛網資格,兩年內不得參與該省藥品集中采購相關工作。
 
  結合國家醫保部門摸底藥品成本的嘗試,以及醫保投入建設統一信息化平臺的計劃,行業專家普遍認為,隨著藥價逐漸“裸奔”,我國藥品價格的“洼地”將不復存在,屆時所有的藥品或將難逃降價沖擊。
 
  重點監控價格穿底
 
  根據觀察,經過一輪又一輪深入的集中招采和帶量采購綜合作用,流通環節的利潤越來越少,尤其是對于重點監控品種而言,合理用藥監管重拳進一步壓縮了院內市場空間。
 
  在此之前,按照青海發布的招采規則,采購平臺會根據每種藥品入圍的生產企業數量,分別采取相應的集中采購方式:
 
  對于重點監控藥品采取競價采購方式,以投標企業報價作為中選依據,同一品種、同一劑型、同一規格作為同一招標單元,報價最低的中選、次低備選(若出現報價相同的,現場進行第二輪報價,取最低價);
 
  投標企業的報價不得高于現行全國最低省級采購價(不含GPO采購價),報價為0或未報價的視為自動放棄,高于全國最低省級采購價的視為無效投標;
 
  虛報最低采購價的,企業記入不誠信記錄,該企業2年內不允許參與我省的藥品集中采購活動。
 
  某臨床專家在采訪中表示,超適應癥、超療程、用法用量不適宜等行為在重點監控品種的臨床使用中均為常見情況。“以長春西汀為例,用量濃度過高的情況并不鮮見,此外不少外周神經肌病,如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在臨床使用中都是比較常見;再比如轉化糖,部分婦產科使用也存在療程過長的情況。”
 
  除了院內市場,院外市場對于重點監控藥品嚴格監管也開始得到關注。據近日行業內流傳的一份《浙江省第一批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的通知》內容顯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加強外配處方管理,將其納入醫院信息系統,推動醫療機構外配處方管理信息化;加快省互聯網醫院平臺處方流轉功能模塊開發,逐步將醫院外配處方納入平臺流轉、監管范圍。
 
  顯然,不少重點監控目錄品種,在院內市場嚴厲管控之下,無奈開始積極延伸院外市場渠道,但無論是院內還是院外,開具處方仍然無法脫離醫生之筆,浙江省擬將外配處方納入監管范圍,無疑是看到了院外處方對于重點監控品種可能存在的合理用藥漏洞。
 
  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下發《關于印發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等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的通知》,標志著15項醫保信息業務編碼標準已全部制定完成。預計到2020年,國家醫保局將實現15項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落地使用,實現全國醫保系統和各業務環節的“一碼通”。
 
  業內預期,隨著DRG付費制度在臨床機構逐步落地,醫保信息標準化大范圍鋪開,將進一步促使合理用藥得以院內院外全面監控,重點藥品的合理用藥將得到更加精準的監管。
 
  浙江擬下調在線交易價格產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