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與基層醫生有關的九大改革 最新進展都在這
加入日期:2019/11/6 8:56:11  查看人數: 715   作者:admin
       近年來,基層醫療領域不斷改革,基層醫生群體也迎來了一些變化,及時知曉這些改革最新進展,有助于自身未來職業生涯提早規劃。
 
  基層醫生群體迎來的一些變化,無不與改革密切相關。那么,今年以來與基層醫生相關的重要改革都有哪些?這些改革目前已經進展到什么程度?
 
  小社為大家整理了相關部門的權威信息以及媒體的公開報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漸漸清晰。
 
  改革一:基藥占比——大部分省份已落實,基層基藥占比最高達90%
 
  【舉措】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表示堅持基本藥物主導地位,強化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管理,以省為單位明確公立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比例,不斷提高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量。
 
  【進展】目前已有很多省進入落實或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階段:
 
   (1)明確不再增補,廢止原增補目錄(11省市):吉林、山東、北京、河南、湖北、江蘇、浙江(意見稿)、福建、重慶、貴州、四川;
 
   (2)明確不再增補,未明確原增補目錄處理方式(6省市):寧夏、遼寧、天津、湖南(省增補品種緩沖至今年年底,還未正式發文)、廣東、黑龍江;
 
   (3)增補民族藥(4省市):甘肅(沿用原增補目錄中民族藥),青海(明確增補100種藏成藥,原增補目錄廢止)、云南(增補少量民族藥)、廣西(不再增補,民族藥除外)。
 
  改革二:個體開診所——試點城市陸續開展,材料齊全當天就能營業
 
  【舉措】今年5月國家發布《關于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將診所設置審批備案制管理。試點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
 
  【進展】3個月后該舉措在北京落地,不僅將診所改為備案制管理,國家文件提到的醫師可全職和兼職開診所的措施也同樣在北京落地;
 
  隨后10月,沈陽印發《開展促進沈陽市診所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表示材料齊全當天就能營業;
 
  近日,廣東省也發文稱,開辦診所、中醫(綜合)診所、中西醫結合診所、民族診所全部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改革三:減負——國家開啟形式主義大排查,填表、指標、學分等方面均有落實
 
  【舉措】2019年是“基層減負年”,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正式發文《關于印發衛生健康系統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對本地本單位本領域存在形式主義突出問題進行大排查,摸清底數,建立問題臺賬,查深查細問題原因,拿出有效管用的措施,逐一對照,逐條落實,年底清賬!
 
  【進展】各地在基層醫務人員填表、指標、日常工作、學分制度等方面均有體現。
 
  如今年7月,安徽省衛健委表示將在全省推行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化,逐步取消紙質健康檔案工作。
 
  隨后,云南省衛健委制定10項為基層醫務工作人員減負措施,除了減少填表、精簡文件等常規操作外,還提出每年開展1次鄉村醫生療休養活動、村醫免費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等措施;
 
  此外,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區表示將重新調整各項公衛指標,合理設置,避免指標任務加碼。
 
  10月,河北省衛健委在國家版學分減負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調整,即取消在衛生院、社區、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醫務人員Ⅰ、Ⅱ類學分劃分,年度達標學由25分改為20分。
 
  改革四:公衛新增19項——新劃分方案出臺,廣東建立基本公衛服務承諾制
 
  【舉措】今年9月,2019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出爐,與前兩年相比,無論是在服務內容種類上還是服務方式上,此次公衛服務項目都變動不小。
 
  在內容增加的同時,《通知》也對保障基層公衛服務人員收入進行了強調,公衛經費補助標準提升至69元。
 
  【進展】近日,廣東省根據國家對201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指示,對公衛服務項目進行了重新劃分。此外,《方案》在村醫的公衛工作安排和績效考核方面也進行了新的規定,建立村衛生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承諾制”。
 
  簡單地說,由鄉村醫生根據自身實際,承諾完成可承擔的項目任務,鄉鎮衛生院按月/季度對鄉村醫生任務完成數量和質量情況進行驗收并發放相應經費補助。
 
  改革五: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羅湖”“天長”模式一些省份全面推開
 
  【舉措】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下發《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目標到2020年底,在500個縣(含縣級市、市轄區)初步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新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的共同體。
 
  【進展】在緊密型醫共體方面,我國進行了不少試點探索,如羅湖、天長等模式,已經在一些省份全面推開,如山西、浙江,從效果來看,緊密型醫聯體的效果比較好。
 
  改革六:醫學免費定向生——各地基本開展,并加強簽約雙方履約管理
 
  【舉措】2010年,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正式啟動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
 
  【進展】今年各個省份結合國家政策,根據自身省市特點陸續開展了2019年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的招生和就業相關計劃,福利頗多。
 
  如甘肅省定向生最高可降40分,省內衛生院自由調動;貴州放寬條件,從補報考生中錄取;海南不受報考批次限制;安徽每年可享受8540元補助;江西保障就業就有編有崗;廣西村衛生室訂單定向生不受學歷限制。
 
  此外,就在上個月國家7部門聯合發文《關于做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就業安置和履約管理工作的通知》,圍繞定向醫學生就業安置、薪酬待遇及履約管理等提出明確要求,加強雙方履約的誠信管理。
 
  改革七:中醫藥服務——國務院發文
 
  【舉措】201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委下發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目標到2020年,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8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7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
 
  【進展】近年來,在全國各地基本落實,廣東、廣西、甘肅等地甚至將由鼓勵村醫開展中醫適宜技術變為必須開展;今年9月,甘肅省衛健委統一安排,從今年9月下旬開始,村醫將陸續接受針刺類、推拿類、刮痧類這三類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并且將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此外,近日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表示鼓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適宜的中醫藥服務,如擴大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中醫專業醫學生規模,鼓勵實行中醫藥人員“縣管鄉用;鼓勵西醫學習中醫;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簽約服務。
 
  改革八:村醫問題——鄉村醫生隊伍趨于正規化
 
  【舉措】2013年,國家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 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快制訂并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要切實保障鄉村醫生待遇,全面落實鄉村醫生補償政策;鄉村醫生準入管理要嚴格依法進行。
 
  【進展】六年來,各地關于村醫待遇、編制、養老等政策紛紛出臺,最直觀的感受是鄉村醫生隊伍趨于正規化管理。
 
  如待遇編制問題,部分地區實行“同工同酬”、納入“備案制管理”或建立“人才編制池”;養老方面也逐漸成型,一些地區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些地區是給予年資補助或定額補助。
 
  改革九:全科人才隊伍建設——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舉措】2018年,國家發布《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可以說對全科醫生的扶持力度空前。
 
  【進展】截止到去年年底已有30個省發文,今年又有一些省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政策,除常規激勵措施外,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拿出了地方特色舉措。
 
  如深圳市全科醫生最高可拿30萬補助,分5年發放;廣東省全科醫生每年最高可拿20萬補助;北京表示注重應用新技術輔助全科醫生服務;上海符合條件的可實現5年落戶等。
 
  相信隨著基層醫療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完善,每個基層醫務人員都將成為改革的受益者,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也會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