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新文件:這些行為將被嚴打
加入日期:2020/5/16 10:06:26 查看人數: 951 作者:admin
以往醫藥商業賄賂案發,追責主要局限在醫生和代理商,在新的招采信用評價制度下,利益鏈條上游的醫藥工業企業將被牽出
1.定向打擊醫藥商業賄賂
近日,一份名為《關于建立藥品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指導意見》的文件稿在網上流傳。
文件核心是以建立醫藥企業價格和營銷行為為對象,采取守信承諾、主動申報、信息校驗、信用評價、分級懲戒、信用修復六項措施,創建集預防、監測、懲戒、修復功能于一體的閉環優化式藥品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體系。
文件如順利出臺,將對醫藥領域長期存在的商業賄賂頑疾形成定向打擊,對藥品帶金銷售模式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是國家醫保局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之后,又一項重要改革措施。
醫藥領域商業賄賂、操縱市場等失信行為頻發,嚴重影響行業流通秩序和交易環境。
一方面,這些行為造成藥品價格虛高和醫?;鹆魇У龋又鼗颊哂盟庁摀?。另一方面,影響醫療服務控制和安全管理,如造成藥物濫用和過度醫療,危害患者用藥安全。
此外,也是削弱醫藥行業創新動力以及掣肘醫藥體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因,藥企對“帶金銷售”模式形成路徑依賴、失去創新及改革動力,阻礙醫藥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以商業賄賂為例,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結果顯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中有68家企業涉及行賄或受賄案件共696件,平均每家企業10.23件,涉及多個藥品種類。對于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患者用藥安全、醫療資金的高效合理利用等產生嚴重不良影響。
2.劍指醫藥工業企業
現有失信行為的治理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雖執法部門對醫藥領域商業賄賂等失信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尚未形成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體系。
其一,目前的監管方式通過事后懲戒的方式解決了被發現及核查的商業賄賂個案,涉案的當事人有被罰款的,有被判刑的,但這只是冰山海面以上露出的一個小角,海面以下系統性、規模性的主體部分基本未受影響,仍然飄蕩阻擋在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主航道上。
其二,尚未對行受賄等失信雙方進行懲戒。以商業賄賂為例,受處理的主要是受賄的醫院醫生,而較少追責行賄方。應當承認,確實有部分醫生、醫院管理者喪失基本操守,主動索取。但全部歸咎于受賄方,顯然不符合事實。
就以這次疫情而言,數萬名醫務人員主動請纓、不計報酬、不計生死,趕赴湖北抗疫一線,說明醫生隊伍的堅持情懷操守才是主流。很難想象,藥品回扣現象會完全是醫院醫生單方面索取、醫藥企業被逼無奈的結果。
其三,主要針對直接參與失信行為的主體進行追責,尚未觸動直接參與主體背后的企業。失信行為被發現或核查后,醫藥企業可以“棄車保帥”,利益影響和威懾不大。
另外,目前實際缺乏具有針對性的失信行為管理措施。近期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的試點和探索,對企業“帶金銷售”模式等失信行為有一定程度的約束,但覆蓋的品種范圍仍然有限,亟需出臺針對性的制度建設。
3.藥企不得不規范自身行為
信用評價與失信懲戒制度體系的創建正當其時,對于從源頭治理商業賄賂等失信行為、改善現有治理方式局限性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有利于促進企業主動規范自身行為。藥品最主要的銷售渠道在公立醫院。守信承諾、申報和校驗等制度將醫藥企業信用評價結果,與企業進入公立醫院市場的招投標、報銷資格等掛鉤,極大地提高醫藥企業的失信成本。
其次,有利于高效處理孤立案件暴露出的系統性問題,信用評價和分級懲戒對主要利益相關主體建立了較為全面、完整的信息披露和共享機制。
通過協調聯動對系統性商業賄賂等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動態歸集和管理,等于將醫藥商業賄賂的個體行為、個別案例,關聯到醫藥企業的主體責任上,等于將醫藥企業通過委托代理轉移出去的法律責任,重新歸集到醫藥企業自身,堵住了醫藥企業將商業利益和違法風險分離的機制“后門”。
“守信則業興”,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為藥品公共采購市場營造公平規范、風清氣正的流通秩序和交易環境提供了保障,有助于促進醫藥企業誠信經營,降低患者負擔,切實保障患者利益和醫?;鸢踩瑥亩鲞M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必須推動信用評價制度。信用評價與失信懲戒制度將是市場條件下治理藥品價格虛高、規范藥品價格行為的重要管理工具。
就《征求意見稿》透露的內容,已經可以看到這項制度露出的崢嶸面貌。應當說,這項制度以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為支點,是政策的細化和衍生;采取契約和承諾的方式,是市場機制的重要特征。
為提高醫療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群眾負擔,切實保障群眾利益和醫?;鸢踩峁娏χ危粸闃嫿ㄈ珖y一開放的藥品生產流通市場格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