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手整治冒牌醫院!上千家“協和”要改名
加入日期:2020/6/3 10:05:20 查看人數: 1192 作者:admin
曾經,記者小徐去往某市出差。小徐剛出火車站,赫然看見“xx協和整形醫院”立在眼前。
沒錯,就在這個市的火車站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破樓,居然能堂而皇之地掛著協和醫院的招牌……身為醫療行業記者的小徐,為此番景象著實驚愕了一會兒。他很清楚,這絕對不是正經的醫院,更別說還掛著協和的牌子了。
該管管了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指出,近期部分醫療機構利用“協和”等知名醫院名義對外開展經營,擾亂正常醫療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為促進醫療等行業規范有序發展,現決定以“協和”“華山”“湘雅”“華西”“齊魯”“同濟”“天壇”等知名醫院被冒牌問題為重點,對知名醫院等機構被冒牌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清理整治。
通知提出,加強對知名醫院等機構字號的保護。對含有“協和”等知名醫院名稱相關字詞的企業名稱,無授權的一律不得登記;已經登記注冊的營利性醫療機構,無投資關系或相關授權的,指導其變更名稱。
嚴厲打擊醫療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堅決查處營利性醫療機構價格違法行為。嚴肅查處發布違法醫療廣告行為。加強信用信息公示。完善清理整治工作機制。
也就是說,從今以后便不能再以這些名院的名字授權登記了,現有的無授權單位要變更名稱。
想想記者小徐的親身經歷,現在居然犯得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親自出山”治理,想必有問題的“名牌醫院”真的很常見。
數不勝數
若要問協和醫院在哪里,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在北京。
作為國家衛健委指定的全國疑難重癥診治指導中心,北京協和醫院有著百年歷史傳承。可如今,在網上搜索“協和醫院”,就能找到有2000多家貼著“協和”的醫院遍布全國。對于這樣的結果,北京協和醫院自己也有點慌。
這些貼著“協和”標簽的醫院,他們與北京協和醫院的關系如何?是分院?是合作?還是什么關系也沒有?
小編用企查查輸入“協和醫院”,能查到2095家掛有協和標簽的醫院和公司躍然眼前: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0603082228.png)
這些機構在介紹自己時,都不忘給身份“貼金”。有的說自己是“協和醫院某某分院”,有的則屬于“協和醫療集團”,還有的稱自己與北京協和醫院是技術方面的上下級關系。
再仔細一看,此類醫院在命名時,掛名“協和”的套路主要有二:
1、城市地區+協和醫院
2、協和醫院+有限公司
其它名院,也被同樣的路數仿冒了一遍。
再一搜華山醫院,有1152個。
華西醫院,有964多個。
齊魯醫院,有663個。
同濟醫院,有1116個。
同仁醫院,有800個。
只是搜了6個知名的醫院名稱,就發現了6790家“知名醫院”。
那么按照上面政策提到的,這將近七千家“知名醫院”,監管總局發布通告后,還有多少個能繼續掛羊頭賣狗肉呢?
我們拭目以待。
亂象頗多
名牌醫院真的這么多?不。
以協和為例,全國正牌協和醫院只有3家。
北京協和醫院宣傳處常務副處長陳明雁回應:
除了北京協和醫院,只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與“協和”有歷史淵源。其余的所謂“協和”醫院,則與北京協和醫院沒有任何關聯。北京協和醫院在國內也沒有任何掛靠、合作、協作關系。
再來看看市場上掛靠知名醫院的企業,不少注冊資本在3萬元到5萬元人民幣不等。對于這一數額,用有些醫生的話說:“連買一臺儀器的錢都不夠。”
這些“知名醫院”,頻頻被曝出存在違規、違法事件。例如,違規收費、擅自發行非法出版物、誘導醫療、虛假宣傳等。
例如,河北省定州市的定州協和醫院則被曝出,在手術期間“誘導”患者進行麻醉,術后收取手術費13000元。
但據當地公立醫院人員介紹,整個手術加麻醉費用,正常費用在2000元左右。定州協和醫院的收費,比一般公立醫院貴了6倍。
最終,該醫院因術中加價、誘導醫療等問題,被吊銷許可證并關停。
實際上,查詢這些掛名醫院的相關信息后可發現,其大部分都在當地民政局進行了登記注冊,且擁有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也有相應的業務主管單位負責對接。
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秋實解釋:“協和”只是一個普通詞匯,不是一個商標,理論上可以注冊使用。
這并不意味著,任何一家醫療單位,都可以隨意掛名“協和”二字。
對此,陳秋實解釋:“協和”這個詞已經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醫院品牌,這些企業的行為,顯然是在打擦邊球。
無論是對患者還是醫院, 嚴厲打擊醫療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天經地義。
也希望真正有需求就醫的患者,擦亮眼睛,不要被假象蒙騙。否則,受傷的可能不只是錢包。
本文部分內容自:
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東方今報網、經濟日報、企查查、中國經濟網、@醫谷、搜狐網、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