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開展藥價虛高專項治理 新一輪查賬或開始
加入日期:2020/7/13 9:42:43 查看人數: 1000 作者:admin
國務院發布通知,明確加強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打擊高價藥——新一輪藥企查賬或在不久后開始。
1、國務院:開展藥價虛高專項治理
近日,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第十七條明確指出,不斷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醫保支付與招標采購價格聯動機制。加強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深入開展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專項治理。
通知明確,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專項檢查、飛行檢查、重點檢查、專家審查等相結合的多形式檢查制度,明確檢查對象、檢查重點和檢查內容。
針對相關治理,文件通過智能監控、大數據應用、開展臨床路徑管理等舉措進行規范。
比如賽柏藍發現,《意見》第十三條指出,出臺并落實醫療衛生行業診療標準,逐步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完善并落實臨床藥師制度、處方點評制度,強化臨床應用和評價等標準規范運用。
2、新一輪查賬或開始
值得所有藥企注意的是,《意見》明確,加強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深入開展藥品價格虛高專項治理。
一年前,也就是2019年6月,財政部發布了加急文件《財政部關于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財監〔2019〕18號。
根據通知,財政部會同國家醫療保障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選取了77戶醫藥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此次查賬意在剖析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利潤構成,揭示藥價形成機制,為綜合治理藥價虛高、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問題提供第一資料。
就77家藥企名單來看,此次檢查的對象囊括了創新藥企、仿制藥企業、特色中成藥企業,業內有觀點認為,可能是對不同類型的藥企成本進行摸底,為擠出藥價水分做準備。
此次的醫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力度十分之大,采取了“穿透式監管“的方式,為核實醫藥企業銷售費用的真實性、合規性,延伸檢查關聯方企業和相關銷售、代理、廣告、咨詢等機構,必要時可延伸檢查醫療機構。
一年后,2020年7月9日,國務院發布通知,明確加強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打擊高價藥——新一輪藥企查賬或在不久后開始。
3、規范和震懾醫藥賄賂
對眾多上市藥企而言,查賬的重心是核查銷售費用,而高銷售費用是醫藥行業的普遍特征。在這個背景下,醫藥行業的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已有一些上市公司先后被查出不同程度的財務造假,引發市場震動。
近期,除了通過財務信息核查的方式摸清藥企成本,擠出虛高藥價水分外,相關部門也在用行政手段遏制醫藥賄賂的發生。
比如國家醫保局就《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正在第二次向各界征求意見。企業的所有不合規行為將會被大數據記錄在案,并且直接影響到企業的信用評價,相關部門也對地方放開權利,鼓勵地方探索更多信用評級方法。
對此,北京大學藥學院、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江濱教授曾對中國衛生雜志表示,積累足夠的藥品價格和招采信用數據后,在藥品集采中,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與信用記錄更好的企業交易,也可以對失信主體實施拒絕交易、提高交易條件等方面的懲戒,嚴重失信企業被排除出公共采購市場,可以真正建立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
某種程度上,藥企不規范的銷售行為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除了對醫藥行業的財務進行范圍廣、力度大、進展快的財務核查外,引入信用評級、失信懲戒機制,則意味著對藥品回扣等一系列行業亂象的深度整治已經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