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全面推進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加入日期:2020/7/25 10:09:32 查看人數: 1200 作者:admin
7月2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今年以來國家衛健委重點針對抗菌藥物發布第二份文件。
優化抗菌藥物供應目錄
《通知》要求,醫療機構要結合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用藥模式(“1”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X”為非基本藥物),優化抗菌藥物供應目錄。制訂本機構抗菌藥物供應目錄和處方集時,除按規定保證品種規格數以外,遴選同類藥物時應當選用安全、有效、經濟和循證證據充分的品種。
此外,在加強重點環節管理方面,要持續推進重點抗菌藥物專檔管理,重點關注預防性使用、聯合使用和靜脈輸注、鞘內注射、關節注射抗菌藥物的情況。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展重點抗菌藥物的治療藥物濃度監測,指導臨床精準用藥。
也就是說,未來每一家醫院都要遴選本院的抗菌藥供應目錄,進入這個目錄對于抗菌藥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注射劑型的抗菌藥。嚴格來說,以后抗菌藥物要進醫院,除了要在招標采購環節中標,進入醫院用藥目錄,還必須進去醫院的抗菌藥物供應目錄。
不過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在限抗令之下,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其實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第二條中明確指出,“本辦法所稱抗菌藥物是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藥物,不包括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制劑”。
在限抗令的影響下,有不少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制劑,如猴耳環、蒲地藍、板藍根等,市場呈現有了顯著的增長趨勢。此外,中藥飲片由于不占藥占比,同樣具有很大的優勢。
尤其是在對抗新冠疫情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中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在限抗令之下,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全面推進抗菌藥物管理
《通知》強調,二級以上醫院要嚴格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要求,定期對醫師和藥師進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知識和規范化管理的培訓。醫師未經本機構培訓并考核合格,不得授予抗菌藥物處方權。醫院不得單純依據醫師職稱授予相應處方權限。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考核,進一步規范抗菌藥物處方權的授予和管理,督促工作落實。
實際上,早在今年7月2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就發布了《關于印發2020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的通知》。其中,醫療機構的監督抽查計劃,就包括抗菌藥物的管理情況。
抗菌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抗生素。在國家發改委2015年曾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于每人輸液8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在我國的門診輸液處方中,80%以上涉及到抗生素,抗生素濫用造成的人體細菌耐藥,藥物不良反應幾率增加等不良后果日趨嚴重。
近年來,我國對抗生素處方藥市場開展了多次專項整治,目前我國在抗菌藥物使用管理、醫療結構調整以及醫院和零售藥店自律方面均上了一個新臺階,客觀上也導致醫院使用抗細菌藥物購入金額的金額和數量呈持續緩慢增長態勢。
在2018年5月10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這是繼2017年3月,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的通知》后,限抗令首次升級。
如今,在今年以來國家衛健委已經兩度發布通知,明確持續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這是對于限抗令的再一次強調,隨著各種配套政策及監管措施的落地,抗菌藥物的市場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