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所有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考核有大變化
加入日期:2020/8/18 9:49:07 查看人數: 1288 作者:admin
近日,國家衛健委下發《關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明細,這也意味著,繼全國三級、二級公立醫院開啟績效考核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將要加入“國考”。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由服務提供、綜合管理、可持續發展和滿意度評價等4個方面42項指標構成。根據《指導意見》內容,重點內容整理如下:
誰是考官?誰是被考對象?
考官:《指導意見》稱,考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眾多,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考核工作由國家層面提出指導意見,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藥主管部門結合實際進行細化完善,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中醫藥主管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考核對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對象為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會力量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參照本意見由舉辦主體對機構開展運行評價。
公共衛生服務內容被重點考核
在服務提供考核--功能定位方面,共考核16項指標,其中有14項為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中醫藥服務、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結合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監督協管、簽約服務情況)。
由此可見,公共衛生服務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比重,或將越來越重。
此外,基本藥物使用情況、抗菌藥物處方比例、靜脈注射劑使用比例、院內感染管理,也都將被考核。
靜脈注射、抗菌藥的使用一直都是被監測重點,因為疫情原因,院內感染管理也將會被重點監控,各基層醫療機構應尤其注意。
醫療服務收入占比、收支結余被納入考核
隨著醫改的深化,國家要求突出醫務人員的服務價值,以及要學習“三明醫改”,合理分配醫療機構結余,提高醫務人員工資積極性。這幾點要求,在《指導意見》中均可明顯的感受到。
同時,《指導意見》中還有一項指標值得注意:一體化。
醫療機構鎮村“一體化管理”,是進一步整合醫療機構衛生資源,有效解決衛生發展不協調的結構性矛盾的迫切需求,也是國家大力號召的一項措施。
實現一體化,無論是對鄉村醫療的發展,還是對鄉村醫生的未來發展,都會帶來好處。《指導意見》中將此項列為考核指標,也對進一步深化醫改有絕對的意義。
中醫類別醫師、全科醫師數量被納入考核
在可持續發展指標中,中醫類別醫師與全科醫師數量被納入考核。一直以來,全科醫師與中醫師都是“稀缺人才”,國家也制定過一系列政策來緩解這兩類醫師的缺口。此次被納入考核,也意味著將倒退醫療機構吸引人才。
醫務人員滿意度被重視
除了考核患者的滿意度,《指導意見》中也注重了醫務人員滿意度考核,醫務人員滿意度問卷維度包括工作環境、機構管理、工資待遇、培訓機會、職稱晉升、發展前景等。
這次國家衛健委《指導意見》下發,也意味著基層醫療機構將被更嚴格監管,醫改也將走向另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