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湖北省將在三年內投資1783億實施1216個公衛項目!
加入日期:2020/8/26 9:57:08  查看人數: 1149   作者:admin
   湖北疫后補短板強功能火力全開!近日,湖北省印發《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啟動疫后重振“十大工程”。
 
  根據《方案》,湖北省將聚焦公共衛生體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城市、產業園區提升、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生態環境等十大領域,用三年時間實施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十大工程”滾動項目庫項目達4572個,估算總投資約2.3萬億元。
 
  據介紹,實施“十大工程”是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搶抓中央支持湖北發展重大政策機遇,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有效投資在非常時期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推動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在公共衛生體系方面,全面提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同濟醫院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及武漢、襄陽、宜昌、黃岡等區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湖北省三年擬實施項目1216個,估算總投資1783億元,2020年估算投資624億元。
 
  《方案》相關內容如下
 
  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工程(分管領導:王賀勝、楊云彥;牽頭部門:省衛健委)。
 
  1、三年目標
 
  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設置規范的發熱門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規范的發熱門診或診室;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具備傳染病檢驗檢測能力;承擔傳染病收治任務的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每個縣(市)至少要有2家核酸檢測實驗室。完成醫療機構可轉換病區、重癥監護病區(ICU)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完善疾控中心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備配置。完成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和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
 
  2、主要任務
 
  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深化疾控體系改革,完善機構設置和功能定位,健全以省、市、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各類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為骨干、醫療機構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全社會協同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體系。重點推進疾控中心實驗室建設,省、武漢市疾控中心分別對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重點提升傳染病檢測“一錘定音”能力和突發傳染病防控快速響應能力;市(州)級疾控中心至少有1個達到生物安全二級(P2)水平的實驗室,具備傳染病病原體、健康危險因素和國家衛生標準實施所需的檢驗檢測能力;縣級疾控中心重點提升疫情發現和現場處置能力。
 
  加強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提升疑難重癥救治能力。
 
  重點抓好“一個中心、四個基地”建設,即高標準建設同濟醫院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系統、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系統等;在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黃岡市建設區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擔危重癥患者集中救治和應急物資集中儲備任務,能夠在重大疫情發生時快速反應,有效提升危重癥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提升傳染病救治能力。按照平戰結合要求,重點加強醫療機構可轉換病區和重癥監護病區(ICU)建設,做好傳染病隔離病區建設儲備。
 
  部省屬醫療機構原則上按編制床位的10%改擴建傳染病救治可轉換病區,武漢市按不低于1萬張床位統籌設置可轉換病區。其他市(州)依托1—2所區域內綜合能力強的醫療機構、各縣(市)選擇1—2所縣級醫院(含中醫院)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可轉換病區和重癥監護病區(ICU)。通過建設,可轉換病區床位從疫情前的不足5000張增加到3萬張,重癥監護病區(ICU)從疫情前的大約1000張增加到3000張以上,能夠滿足重大疫情發生時醫療救治任務。提升監測預警能力。重點加強醫療機構標準化發熱門診和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設置規范的發熱門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規范的發熱門診或診室,滿足疫情防控需求。承擔傳染病收治任務的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有條件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建設獨立的P2實驗室,有條件的三級綜合性醫院建設負壓P2實驗室。
 
  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
 
  建立全省“水、陸、空”統一指揮調度和應急救援機制,打造航空醫學救護“1小時急救圈”;完善院前急救系統,全省各市(州)中心城區打造“10分鐘急救圈”,武漢市非中心城區打造“12分鐘急救圈”,其他市(州)非中心城區打造“15分鐘急救圈”,縣(市)打造“30分鐘急救圈”。市、縣兩級急救中心建立獨立的“120”指揮中心,按照一定的服務半徑建立直屬急救站點,配置一定數量的救護車輛。
 
  加強基層防控體系建設。
 
  發揮城市醫療集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中統籌調配醫療衛生資源、實現信息共享、整合公共衛生和醫療救治服務等作用,當好城鄉居民健康“守門人”。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為1506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置移動醫療衛生服務車和遠程視頻終端、生化分析儀、胸片(DR)、彩超等常規醫療設備,強化預檢分診、隔離觀察、協同轉運、應急處置等功能。為24025個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智能健康服務包。所有車載設備、醫療設備、智能服務包與縣級醫院聯通,實現“鄉村檢查、縣級診斷”,助力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加強中小學校及幼兒園衛生室建設。
 
  加強重大疫情信息平臺建設。
 
  充分運用5G、區塊鏈等技術,建設中部地區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構建重大疫情信息平臺,推進與電子政務、公安、民政、人社、醫保等部門的信息對接,實現全省醫療資源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網全監測、資源調配一個平臺管全省、指揮調度指令一鍵達基層,織密織牢保障人民健康的信息“天網”。同時,通過規范發展互聯網醫院、加快建設遠程醫療服務網等措施,力爭讓群眾不出家門就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3、重大項目及投資測算。
 
  全省三年擬實施項目1216個,估算總投資1783億元,2020年估算投資624億元。
 
  據悉,為確保三年行動方案落實,湖北省將完善省級統籌、分級落實、要素保障和督查通報四大機制,全力推進十大工程落實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