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重拳整頓資本市場!嚴打違法違規行為!
加入日期:2020/9/25 9:49:28 查看人數: 1341 作者:admin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對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和拉動實體產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9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針對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部署,旨在保護投資者權益,推動資本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近年來,部分醫藥企業涉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屢見報端,居高不下的營銷費用更是引發了諸多爭議,國家層面以及各級醫藥監管部門圍繞行業企業的合規、合法經營提出要求,無疑釋放出了全新的監管信號。
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線
全面落實國務院金融委關于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著力構建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等全面化、立體式的追責體系,持續加大對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這是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的重要舉措,也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要求的落實。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針對資本市場合規行為做出如下關鍵決定:
1、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2、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規則,落實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法定職責和責任,健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機制,推行內控規范體系。
3、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質量。
4、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支持優質企業上市。健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發債等制度。
5、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
6、完善標準,簡化程序,暢通渠道,健全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機制。嚴厲打擊規避退市行為。
7、發揮部門合力加強監管。穩妥解決股票質押風險、違規占用資金、違規擔保等問題。
8、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行業普遍認為,圍繞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從而有利于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今年6月,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強調貫徹落實新證券法精神,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貫穿于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中,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持續凈化市場生態。
據悉,證監會下一步將強化公司治理作為當前和今后一項重要工作,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規則,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線要求,倡導上市公司治理最佳實踐和加強公司治理狀況信息披露等。
嚴肅合規企業經營行為
從上市公司治理取得的改革成績整體來看,經過多年發展,上市公司已成為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最為規范的群體,普遍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治理架構和組織制度。
去年6月,國家財政部就發布通知,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會同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共同隨機抽取了77家醫藥企業檢查,共涉及到A股24家上市藥企,細分行業涵蓋化學制藥、生物制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醫藥商業、中藥等多個領域。
事實上,這場看似突入其來的財務合規“穿透式”大檢查并非無跡可尋。業內人士指出,早在2018年年中,審計部門就從全國選了40多家醫藥生產商,審計其實施的“兩票制”的情況,并且在檢查中發現了諸多財務合規問題。
近段時間,包括康美藥業在內的多家藥企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揭開了藥企財務賬本上的“黑洞”,包括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也得到了證監會的高度關注:
2019年6月,方盛制藥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暨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張慶華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張慶華涉嫌內幕交易公司股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張慶華立案調查。
2019年12月,證監會網站更新發布中國證監會浙江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浙江證監局對“吳愛軍”賬戶涉嫌內幕交易浙江司太立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一案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2020年5月,證監會依法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采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2020年8月,證監會網站更新發布市場禁入決定書,證監會決定對時任千山藥機董事長劉祥華、劉祥華胞弟劉華山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經查明,千山藥機2015年、2016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2017年未按規定對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履行臨時報告義務。
2020年8月,延安必康收到證監會陜西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該公司涉嫌如下違法事實:相關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未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情況;相關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虛增貨幣資金;相關臨時報告信息披露內容不準確、不完整,存在誤導性陳述。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醫藥產業正處在轉型的關鍵節點,倒逼行業凈化升級是重要的產業發展目標,在科學審批、醫??刭M、帶量采購、合規監管、資本整肅等政策擊出組合拳之后,相關部門出臺的監管措施正在環環相扣,傳統簡單粗暴的管理、運營和銷售模式將很難再有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