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家醫藥企業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 圣湘生物凈利潤預增110倍
加入日期:2020/10/19 9:40:50 查看人數: 1552 作者:admin
截至10月15日,A股共有115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告。其中,有56家預增或略增,22家預減或略減,14家首虧,13家續虧,4家扭虧,1家續盈,5家不確定。直觀從凈利潤的增減來看,有超一半的企業預告凈利潤增加。
圖1 已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業績的醫藥企業預告凈利潤情況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019083832.png)
來源:同花順,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從所屬申萬三級行業來看,公布業績預告的115家醫藥生物上市企業包括醫療器械35家、化學制劑25家、中藥17家、生物制品15家、化學原料藥10家、醫療服務9家、醫藥商業4家。下面具體看看細分領域的業績表現。
01、醫療器械企業表現依舊突出,最高凈利潤預增110倍
不算未披露凈利潤變動幅度的企業,預告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上限TOP 10企業中,除了國農科技是化學制劑企業外,其余9家都是醫療器械類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國農科技屬于扭虧,原因是去年年底收購北京智游網安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國農科技原本主營業務是生物醫藥,但近年來卻轉型全力進軍移動互聯網游戲運營相關服務,如今已經算不上是一家醫藥企業了。同樣扭虧的還有九安醫療,自上市以來,該公司的業績就不太穩健,呈現盈虧交替、小幅盈利大幅虧損的狀態。而受疫情影響,九安醫療憑借以額溫計為代表的產品在前三季度繼續扭虧為盈。除國農科技和九安醫療外,剩余8家醫療器械企業均預增,且最高凈利潤預增達110倍,為圣湘生物。
圖2 預告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上限TOP 10企業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019083846.png)
來源:同花順,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圣湘生物是一家典型的從疫情中沖出來的體外診斷企業。該公司沉寂了12年,因疫情而被大家所知,并頂著“抗疫第一股”的光環于今年8月底登陸科創板。據公司更正后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可實現營收36億元(更正前約為30億元),同比增長1381.47%;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9.7億元-20.7億元,同比增長10472.64%-11009.32%。業績預告更正的主要原因是三季度海外疫情復發甚至在部分國家出現第二波疫情,且三季度開始進入流感高發的秋冬季節,全球多個國家加大防控力量備戰秋冬,防范新冠和流感共同流行、避免交叉感染的投入,從而帶動了公司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核酸檢測儀器、相關耗材等產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長。具有深厚的底蘊、產品優勢,同時海外業務崛起,可以說,疫情成為其脫胎換骨的一個契機,改變了圣湘生物的成長軌跡。不過,疫情影響結束后,公司業績也可能面臨回調的問題。同樣,凈利潤增幅預計較大的還有振德醫療、達安基因、泰康醫學,預告凈利潤增幅上限均達10倍以上。
不僅如此,35家醫療器械企業中,七成以上的企業預計凈利潤都是增長的。今年以來,在疫情的影響之下,醫療器械細分領域業績分化,如新冠檢測、防護耗材、呼吸機、CT等與疫情相關產品的生產企業業績表現優越。從目前醫療器械企業三季度的業績預告表現看,疫情的影響得到了一定延續,相關企業繼續受益于疫情。同樣,因為全國各地醫療機構門診量、手術量等還在逐漸恢復中,因此與疫情需求無關的醫械企業業績完全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也還需要時日。
圖表3 公布前三季度預告的醫療器械類企業情況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019083902.png)
來源:同花順,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02、醫療服務與化學制劑板塊企業首虧多
在預告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下限最低的前十個企業中,醫療服務類與化學制劑類企業偏多,均占4席,分別為宜華健康、國際醫學、*ST華塑、美年健康以及亞太藥業、仟源醫藥、金石亞藥、賽隆藥業。其中,宜華健康預計凈利潤將同比減少6641.23%-8949.90%,是這115家醫藥企業中降幅最大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這10個企業基本都是首虧。
圖4 預告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下限TOP 10企業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019083918.png)
來源:同花順,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實際上,隨著疫情改善,醫療服務板塊企業業績在逐步恢復、經營狀況好轉。經統計,A股24家醫藥服務企業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3.43%,凈利潤下降120.56%;而到年中,這些企業上半年整體營收同比下降2.37%,凈利潤同比增長8.53%,業績明顯在恢復。而目前披露業績的9家醫療服務企業多為虧損,醫療服務企業還有較多未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特別是景氣度較高的CXO企業,預計會拉高該板塊的整體業績水平。
在25家化學制劑企業中,有9家凈利潤同比增加,13家凈利潤同比下滑。在凈利潤增長的企業中,多數業績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在凈利潤下滑的企業中,除亞太藥業預計凈利潤下滑上千個百分點外,多數企業預告凈利潤下滑幅度都在50%-400%這一范圍。亞太藥業首虧的原因是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計提利息,導致財務費用增加;公司生產基地向紹興濱海新城轉移,相應折舊費用、水電氣及人工工資費用增加;受疫情影響銷量下降等。
圖5 公布前三季度預告的化學制劑類企業情況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019083933.png)
來源:同花順,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03、總結
在醫藥行業的7個細分領域中,從預告前三季度凈利潤負增長及虧損企業數量占比的數據看,醫療器械及化學原料藥領域表現較好,而醫療服務及醫藥商業領域表現較差。不過,目前只是部分企業披露了業績預告,如醫療服務及醫藥商業披露業績預告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數據可比性較弱。
圖6 醫藥各個細分領域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預告統計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019083954.png)
來源:同花順,中康產業資本研究中心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醫藥板塊內部分化明顯,特別是部分醫療器械企業業績增長較好,疫情對其的促進作用繼續延續。而主營產品與疫情無關的部分企業,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業績則有回暖的趨勢,當然,這還需要更多企業披露前三季度數據來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