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醫療廢物專項整治來了 重點查這些
加入日期:2020/11/19 9:53:48 查看人數: 1701 作者:admin
近日,內蒙古衛健委發布《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其中提到,2020年底前,各盟市要組織開展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行動。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119084826.png)
![](http://www.pharmnet.com.cn/image/upload/images/20201119084836.png)
基層醫師公社發現,除內蒙古外,為深入貫徹國家文件《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國衛醫發〔2020〕3號)》有關精神——2020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治,近期多地均已出臺相關文件或開展了醫療廢物專項整治行動。
基層醫療機構注意,重點查這7項
目前,距離年底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下面是整治的主要內容:
① 醫療機構不規范分類和存貯
② 不規范登記和交接廢棄物
③ 虛報瞞報醫療廢物產生量
④ 非法倒賣醫療廢物
⑤ 醫療機構外醫療廢物處置脫離閉環管理
⑥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⑦ 有關企業違法違規回收和利用醫療機構廢棄物
……
其中,和基層醫療機構關聯最大且最容易出錯的是第①和②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起,實施的新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進一步加大了對未規范化管理和處置固體廢物(含醫療廢物)違法行為打擊力度,行政處罰金額由20萬元以下大幅提升至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
為避免處罰,基層醫師公社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干貨,趕緊收藏。
醫療廢物分五類,正確收集要記牢
一、感染性廢物
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
1.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①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
②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
③廢棄的被服;
④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
4.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
5.廢棄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及一次性醫療器械視為感染性廢物。
正確處理方法:
1.用黃色帶蓋醫療垃圾桶收集,并套專用黃色醫療垃圾袋。當容器3/4滿時,垃圾袋封口并貼上專用標識。
2.微生物實驗室的病原體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 在產生地用壓力蒸汽滅菌后再按照感染性廢物收集。
3.廢棄的尿液、胸腹水、腦脊液等標本可直接排入有污水處理系統的下水道。
4.廢棄的血液、血清、糞便標本,及其他感染性廢物放入有醫療垃圾袋及帶蓋醫療垃圾桶內。
5.輸血袋應在輸血24小時后,單獨收集于黃色醫療垃圾袋。
6.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廢物(含生活廢物)應用雙層黃色醫療垃圾袋密閉包裝。
二、損傷性廢物
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
1.醫用針頭、縫合針。
2.各類醫用銳器,包括: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
3.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等。
正確處理方法:
直接放入黃色醫療專用銳器盒。注:選擇合適規格的利器盒,裝滿3/4即封口轉運。
三、病理性廢物
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
1.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的人體組織、器官等。
2.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
3.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正確處理方法:
1.直接放入醫療垃圾袋及帶蓋醫療垃圾桶。
2.胎兒遺體、嬰兒遺體應依照《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納入遺體管理。嚴禁將胎齡16周以上或胎重500g以上胎兒遺體、嬰兒遺體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3.分娩后的胎盤歸產婦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產婦在分娩前應與醫療機構辦理胎盤處理手續,并隨病史歸檔備查。
四、藥物性廢物
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
1.廢棄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
2.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包括:
①致癌性藥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環孢霉素、環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②可疑致癌性藥物,如:順鉑、絲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③免疫抑制劑。
3.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正確處理方法:
1.批量的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藥品,應由藥學部按種類集中收集并登記后,退回生產廠家或交由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2.少量的藥物性廢物一包括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的藥瓶可以直接放入用以盛裝感染性廢物醫療垃圾袋及醫療垃圾桶,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五、化學性廢物
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
1.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
無危害的化學廢物如糖、氨基酸、一些有機或無機鹽;
有危害的化學廢物包括有毒、具有腐蝕性(酸堿等)、易燃易爆等物質。在醫院產生的常見有害化學廢物-甲醛;洗相用的化學品-定影液和顯影液中含有氫醌、銀、戊二醛、醋酸、米吐爾等;溶劑-如氯仿、三氯乙烯、三氯甲烷、氟里昂及其它溶劑(乙醇、異丙醇、甲醇、丙酮及硝基丙酮等);
其它化學廢物包括消毒劑、清潔劑及廢油清洗劑等。
2.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
3.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正確處理方法:
1.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如乙醇、甲醛、二甲苯等),應當交由專門的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2.批量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危險廢物處置機構處置。
規范登記和交接,檢查來了避處罰
1.科室負責人員與回收人員交接時,在《醫療廢物收集與運送本》上登記(時間要登記到幾點幾分);
2.回收人員與醫療廢物暫存點管理人員,對收集運送至暫存點的醫療廢物容器進行清點與檢查,在《醫療廢物貯存登記本》上記錄,并進行交班;
3.暫存點與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交接時,在《醫療廢物轉移聯單》上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
4.雙方簽字,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注意: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產生部門、運送人員、暫存處工作人員以及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轉運人員之間,要逐層登記交接,并說明其來源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