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首次公布!醫藥市場大變化
加入日期:2022/1/11 8:45:50 查看人數: 2741 作者:admin
1月1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值得關注的是,“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基本藥物采購金額占比”“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金額占比”“重點監控藥品收入占比與”等定量指標考核情況被披露。
而就在上周,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這是國家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后的首份成績單。
從2019年度全國二級公立醫院“國考”結果來看,慢病用藥、抗菌藥相關藥物已經充分具備市場下沉基礎。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實施,醫藥市場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
國采藥品占比七成
重點監控藥品不到6%
2019年12月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在全國啟動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各省(區、市)結合實際,逐步將轄區內二級公立醫院納入績效考核范圍。
其中,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合理用藥”一欄中把“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s)”“基本藥物采購金額占比”“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金額占比”“重點監控藥品收入占比與”“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5項定量指標納入考核。在業內看來,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是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下沉。
在推進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同時,2020年5月2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發布《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進一步明確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工作。與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共28項對比發現,二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指標為34項,在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等方面均有差異化要求。
在醫療質量方面的考核中,對二級公立中醫醫院功能定位的考核,更多關注的是醫院門診中藥處方比例、門診散裝中藥飲片和小包裝中藥飲片處方比例、中藥飲片使用率、中醫非藥物療法使用比例和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
根據通報,2019年,二級公立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40.96DDDs,尚未達到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不超過40DDDs的要求,且仍有967家(44.64%)綜合醫院的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超過40DDDs。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金額占比約為70%,基本藥物采購金額占比為41.49%;重點監控藥品(依據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收入占比為5.63%。其中,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支氣管炎等常見的非手術治療的內科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二級公立醫院,慢性病的護理和術后康復等相關藥物市場下沉。
在二級公立中醫醫院方面,2019年,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為37.78DDDs,達到國家對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的要求。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金額占比為77.09%,基本藥物采購金額占比為40.34%,重點監控藥品(依據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收入占比為5.25%。
2019年,二級公立中醫醫院中藥飲片收入占比為24.3%,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入占比為9.42%,門診和住院次均費用增幅分別為7.72%和6.21%,門診和住院次均藥品費用增幅分別為9.59%和2.24%。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醫保控費進一步趨嚴、結構性調整繼續深化的背景下,從目前相關數據來看,治療性藥物的市場份額在增長,而輔助用藥等市場份額在縮減。隨著超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標準化、信息化、精準化的績效考核的實施,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將被提上一個新的層級。
分級診療引導下沉
慢病、麻醉、抗菌格局重排
近年來,隨著分級診療、基藥、集采、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等相關政策相繼落地,醫院藥品市場迎來新變化,這從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首張成績單中也可窺知一二。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立醫療機構的診療人次增加明顯。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1-4月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數與2020年1-4月相比增加46.8%,其中三級醫院增長幅度最大,達63.6%;診療人數的增加使得公立醫院藥品的銷售額也恢復性增長。城市公立醫院是患者就醫的主要渠道,其用藥類別主要以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等重癥、大病以及急癥的治療性藥物為主。剛性的用藥需求使得城市公立醫院2021年上半年的藥品銷售額迅速恢復,同比上升幅度較大,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上升了12.57%;縣級公立醫院的銷售額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也增長了5.65%。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斷有政策出臺探索醫共體建設,持續推動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縣域。在慢病領域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基層縣域患病人群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慢病領域成為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切入點。從首份二級醫院績效考核通報來看,住院患者中,診療疾病數量位于前5位的是腦梗死、肺炎、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支氣管炎。
為進一步提高慢性病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就診意愿,2020年8月12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了《關于印發長期處方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鼓勵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具長期處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具備相應條件的,可以通過遠程會診、互聯網復診、醫院會診等途徑在醫聯體內具備條件的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開具。
在基層醫療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慢性疾病管理中心,慢性病用藥在該渠道中占主導地位,分級診療制度的進一步推進以及企業的藥品銷售渠道下沉等因素促進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用藥市場增長。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藥品的銷售額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上升4.93%。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調整工作規程的落地實施,國家重點監控目錄內的品種持續下滑,2021年上半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比2020年上半年下滑38.94%,其銷售額占比也由2019年上半年的3.95%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0.85%,市場份額不斷萎縮。該類產品大多數臨床價值相對不高,未來將會逐步被市場淘汰。
隨著分級診療持續推進,醫療機構分工更加明確,三級醫院主要負責較大型的三級和四級手術、罕見病和疑難雜癥,二級醫院負責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診療服務等。有業內人士指出,慢病用藥、麻醉藥和抗菌藥等市場的分布格局將發生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