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集采目標完成毫無懸念 集采常態化下 未來走向如何?
加入日期:2022/2/24 9:54:28  查看人數: 2105   作者:admin
 “集采常態化,未來的仿制藥將處于一個價格下行、微利化,結構重新調整的時代。”
 
  在2022年2月21日由E藥經理人主辦的中國醫藥產業新年展望會上,醫藥云端工作室創始人點蒼鶴發表了《進入“萬物集采”時代的VBP發展趨勢》演講,從國家集采的背景到六批七輪集采的發展脈絡,解讀進入“萬物集采”時代后,國家與地方集采的未來發展趨勢。
 
  01 從“超級醫保局”誕生到國采規則成熟
 
  國家帶量采購的起點在2018年,點蒼鶴認為最大的背景是國家職能部門的調整。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被業界稱為“超級醫保局”。這一名稱源于新組建的國家醫保局將原分散在人社部、國家衛計委、國家發改委以及民政部的醫保監管、藥價管理、醫療救助等多項職能進行了合并,具有“組織制定和調整藥品、醫療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制定藥品和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政策并監督實施”的職責,也就為此后的集采奠定了基礎。
 
  同年12月,從國家組織“4+7”試點城市集采開始,一直到2021年11月胰島素集采,國家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已經進行了六批七輪。點蒼鶴將這六批七輪集采歸納為探索期、穩定期、續標期和專項期四個階段。
 
  首先,4+7集采及擴圍是探索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不斷摸索規則和模式,從報價最低或降幅最低者中選、承諾單一貨源到允許最多3家中選“;第二批到第五批集采進入“穩定期”,這個過程中各省集采、聯盟,逐步納入常規、成熟的臨床常用品種,降幅、規則也趨于穩定;2020年集采進入到續簽期,各省開始大規模續簽,2021年國家層面也出臺了續簽的指導規則,集采進入常態化、周期化階段。
 
  隨著省級集采探索生物制品、中成藥的帶量采購,以及國家組織進行胰島素集采,集采也開始進入專項期。
 
  02 集采目標完成毫無懸念
 
  整體而言,在六批七輪集采的實踐過程中,規則以及價格降幅都在趨于穩定、成熟。點蒼鶴總結,在品種范圍上,存在三個及以上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通用名+劑型將被納入集采候選;在集采頻率上,基本確定為一年兩次國采;在采購周期上,基本原則為中選企業不超過2家的為1年,其他2~3年,加入注射劑品種后,結合注射劑產品的獨特性,設定其原則上為1年;在價格上,除胰島素集采外的五批六輪集采的價格平均降幅基本已經穩定在52%~56%。
 
  事實上,未來的集采方式也已經在實踐中逐漸成型。根據此前旗幟網上刊登的署名文章《構建醫藥價格治理新格局》,其中指出了根據品種特點的不同,未來的集采方式主要為五種。
 
  點蒼鶴解讀,對于常見病、慢性病用化藥等普適性較強的品種按統一規則集中采購;對類似于冠脈支架、關節等高值耗材按“一品一策”推進;對胰島素、生物呀、腹膜透析液等特征性較強的品種探索專項集中采購;對中成藥等適應證和功能主治相似的品種探索合并集中采購;對血液制品等受市場環境影響供求關系變化較大的探索分階段議價采購。
 
  此外,針對此前多次在國家局會議、文件中提及的目標——以慢性病、常見病為重點,今年年底前,國家和省級集采藥品在每個省合計達到350個以上,到‘十四五’結束擴展到500個品種。點蒼鶴認為這一目標的完成將毫無懸念,前五批國采品種已經達到218個,截至目前地方集采品種也累計覆蓋超過了1300個。
 
  03 集采常態化下,行業未來走向
 
  集采作為三醫醫改的重要一環,也發揮著服務于我國“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作用,表現在醫藥制造業就是讓仿制藥回歸到成本、質量,對仿制藥企業進行供給側改革,其影響也已經傳導到全行業方方面面。
 
  對于藥品市場而言,帶量采購成為藥品市場準入、銷售的重要方式。此前國家局也曾在會議、文件中多次提出“集采將成為公立醫療機構采購的基本模式。”
 
  對于仿制藥品本身而言,銷售的作用已經逐步淡化,成本、質量、品牌正在成為影響其市場的主要因素。“集采相當于幫助仿制藥企業‘包銷’, 在采購期限內要完成采購量,醫院準入、市場銷售以及回款工作都將依靠集采契約完成。”點蒼鶴直言,這對于仿制藥企業而言是顛覆性的變化,大家會更重視成本、質量以及供應鏈控制。
 
  企業營銷模式也正在發展為“三輪驅動”。帶量采購既屬于市場準入工作,又需要企業商務部門進行市場管理,針對重點區域、醫院,還需要關鍵客戶經理(KA)進行重點客戶維護,因此企業營銷需要市場準入、商務以及KA的“三輪驅動”。此外,企業還需要建立包含基層市場、院外市場的全渠道營銷。
 
  在藥品價格上,點蒼鶴認為總體趨勢為“價格多米諾骨牌效應”,即某一品種在集采降價后,從院內到院外,從公立醫院到民營醫院,從公立醫院再到藥店,從線下到醫藥電商,藥價將呈現多米諾骨牌式下降。但對于諸如抗生素類的品種,盡管集采壓縮的市場空間有限,短期內仍有一些空間,但長期來看價格將呈現“螺旋式下降”。
 
  此外,未來藥價的總體走向將呈現“在一個區間內,上下波動”。點蒼鶴指出,從目前已公布的集采續簽文件總可以看出,續簽主要以穩定市場為主,“在一個價格區間內,價格不合理的繼續降價,價格合理但供應不足的適當上調。”
 
  最后,集采仍是“騰籠換鳥”的重要抓手,對于整個市場空間、醫保基金而言還將起到結構性調整的作用。通過帶量采購、醫保談判、鼓勵創新等政策,仿制藥、過專利期的原研藥的空間結構將被壓縮,創新藥的市場空間將得到一定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