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發文,基層醫療器械市場生變
加入日期:2022/8/1 8:38:27 查看人數: 2472 作者:admin
縣域醫療作為新基建中的的重點,哪些改善最迫切?012022年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有變動2022年開始,基層醫療器械市場有了全新的變化,從政策的端口就足以見得。7月下旬,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標準(2022版)等3項服務能力標準的通知》,對此前的內容進行了修訂。其實,從2022年起,申報達到能力標準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需對照新版《標準》開展自評,各級復核評價要以新版《標準》為依據開展。對2022年以前達到能力標準尤其是推薦標準的機構,要用3年左右的時間按照新版標準開展復核評價“回頭看”。更大的變動是,按照“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21-2025)的通知》有關要求,對常住人口較多、區域面積較大的縣,在縣城之外選擇1-2個中心衛生院,在達到推薦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能力建設,逐步使其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醫院多了,市場就的存量就被激活,這是關鍵所在。而常態化的基礎建設,不僅僅分級診療的要求,也是建構整體生態系統。國家衛健委指出,要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醫藥、兒科、全科等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和合理用藥水平,規范醫保資金管理使用,力爭全國達到能力標準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例提高到60%以上,其中達到推薦標準的比例提高到12%以上。對于西部地區,力爭達到能力標準的機構比例提高到40%以上。社區醫院建設的重點是提升服務內涵,擴展服務項目,加強重點科室建設,合理設置住院床位,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水平,力爭2022年新增建成社區醫院500家左右。新建社區醫院原則上要達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推薦標準。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縣醫院名單》,1233家縣醫院納入提升名單。那么基層缺資金嗎?5月,財政部發布《關于下達2022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縣域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西藏、新疆脫貧縣按照400萬元/縣的標準予以補助;對西藏、新疆(含兵團)非脫貧縣、其余省份脫貧縣、中西部地區醫療服務能力薄弱縣按照200萬元/縣的標準予以補助。各縣70%的補助資金用于縣級公立醫院,每縣支持一家縣級公立醫院,各縣30%的補助資金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比去年的分配表,雖然2022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降幅較大,但2022年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補助資金有明顯增長,主要來自新增分類縣域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資金,全年補助資金總計24.12億元。公立醫院擴容一直是醫療器械采購需求的重要支點,不過公立醫院改革正向深推進。02醫療設備的投放,還面臨哪些棘手問題?新華社報道,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300億元支持省市縣三級疾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醫特色重點醫院、縣級醫院提標擴能等項目建設。可以看到,縣域采購需求已經成為重點。以縣域醫共體為載體,依托縣醫院建設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可以提高縣域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政策倒逼市場轉型,性價比越來越成為醫療器械產品競爭的關鍵因素,但基層市場還有深層次的癥結。日前,賽柏藍器械參加了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GE醫療中國公益支持的2022“健康新征程 關愛走基層”公益活動。從現場了解到,目前縣域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經得到進一步完善,截至到2021年底,全國有兩萬多家基層機構達到了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和基本標準,建設了2600多家的社區醫院。但面對幅員遼闊的中國,基層醫療設備使用情況遠不如想象中順利。當前,從設備上來說,部分縣級醫療機構一般來說,CT只有兩臺,磁共振只有一臺。CT和磁共振的增強率一般都是在10%以下,不具備縣域醫療機構的使用標準,對于一些重大慢病的關鍵診療技術,也相對是比較缺乏。在縣域的放射科建設標準方面。人才也是重點之一。尤其是國家級貧困縣,需要長期的幫扶。新技術的掌握決定未來不被落后。基于新的互聯網+5G的技術,工信部和衛健委此前發布了一批試點項目,以肺結節、慢阻肺、冠心病,這三大致死率最高的疾病。通過CT篩查作為技術引導,在與之制定標準、技術掃描、圖象處理,到進一步給出治療建議,這都是基層所需要的。由此可知,標準的制定可以用重大的慢病做牽引,使其有落地的支撐點。還要通過互聯網、醫聯體,對下級醫療機構進行賦能,進行人才培訓,進行標準化建設,逐步推進。需要關注的是,以最普遍的超聲檢查為例,是目前最大的困難。一方面醫療設備要逐漸改進,但是我們現在國產醫療設備,雖可以基本滿足超聲檢查,但缺少具有一定能力的超聲醫生,超聲檢查是操作者依賴的項目,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超聲醫生針對同一個患者,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可能會存在漏診,甚至可以誤診。新技術的輔助同樣十分有必要。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軼昊也指出,縣域醫療承上啟下,以縣域為龍頭的區域性醫療中心發展對于分級診療實施、基層的健康水平提升都是關鍵性的一環。這其中,可以充分運用AI遠程醫療等數字技術賦能縣域和基層發展。通過打造一系列的智能設備、智能管理、智能臨床的解決方案,構建智慧醫療生態,解決設備問題。政策倒逼市場轉型,性價比和實用性越來越成為醫療器械的關鍵因素,此刻的市場仍有較大市場空間,醫療設備投放不可盲目,基層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