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威高骨科(688161.SH)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于2023年9月19日至2024年8月29日,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發行的A股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6000萬元,不超過1.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
據此測算,威高骨科本次擬回購數量約為120萬股-240萬股,約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0.3%-0.6%。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經審計),威高骨科總資產為人民幣51.91億元,流動資產為人民幣43.55億元。據此測算,若回購金額上限人民幣1.2億元全部使用完畢,擬回購資金約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為2.31%、約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2.76%。
同時,威高骨科在公告中表示,擬用于本次回購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不會對公司的經營、財務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公司有能力支付回購價款。回購股份在未來適宜時機全部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及/或股權激勵計劃。
消息一出,威高骨科股價應聲上漲,9月19日大幅高開6.71%,開盤價為42.00元/股;截止當日收盤漲幅為5.34%,報41.46元/股。
股價業績雙承壓回購意在穩價?市場認為,威高骨科此次或有穩價之意。同花順數據顯示,威高骨科股價2021年6月觸到123.87元/股的高點后,兩年來一直處于下跌趨勢中,2022年10月17日至76.12元/股,2023年8月23日最低跌至36.36元/股,跌幅達70.65%。截止到9月18日的交易日內,公司股價一直在40元以下震蕩。
股價下跌的同時,威高骨科的業績也持續承壓。財報顯示,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05億元,同比下降33.42%;歸母凈利潤1.12億元,同比下降74.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74.94%。
▲威高骨科2023H1財報
▲威高骨科2022年財報
另2022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48億元,同比下降14.2%;實現歸母凈利潤5.44億元,同比下降21.2%;每股收益為1.36元。財報指出,公司營收下滑主要受到帶量采購的影響,產品出廠價格下降,以及經銷商進貨謹慎,以消耗渠道庫存為主,導致營業收入下滑。
威高骨科是國內骨科產品線覆蓋最全的械企之一,涵蓋脊柱、創傷、關節和運動醫學等細分領域。2019年數據顯示,威高骨科在國內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的整體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廠商第一,全行業第五。
由此可見,集采給骨科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頭部企業尚且如此,中下游企業壓力更為嚴峻。
骨科市場低迷國產械企如何逆勢增長
眾所周知,2022年—2023年是骨科耗材集采的“大年”,骨科關節、創傷、脊柱三大領域均納入骨科醫用耗材集采范圍。這對于骨科耗材企業的短期沖擊可謂不小,國內多家A股骨科上市企業面臨營收和凈利潤雙雙“鎖表”的窘境。
以威高骨科、大博醫療、春立醫療和愛康醫療四家為例。威高骨科2023上半年營收下降了33.42%,至8.05億元;大博醫療上半年業績下降9.47%至7.5億元;春立醫療上半年營業同比下降5.37%至收入5.41億元。
在一眾的械企中,愛康醫療22.1%的上漲顯得格外醒目。財報顯示,愛康醫療上半年錄得收入6.48億元,其中髖關節置換內植入物實現營收3.42億元,同比增長4.2%;膝關節置換內植入物創造2.1億元,同比增長64.7%;另外的脊柱和創傷內植入物產品(+10.8%)、定制產品及服務(+31.5%)分別錄得5020萬和2778萬元的收入。
如何逆勢突圍,勘破困局?事實上,集采帶來的降價潮直接影響了毛利,但“以價換量”的機遇也蘊藏其中。
去年9月27日,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公布了擬中選結果,集采共有171家企業參與,152家擬中選,中選率達89%,平均降價幅度達84%。相比最高限價,降價力度最大的是來自愛康醫療旗下的北京理貝爾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單獨用頸椎融合器系統,降幅達到93.07%。
此外,在2021年9月國家組織的首次人工關節集采中,愛康醫療的膝關節產品以及全陶髖關節均報出同組最低價,分別為4599元和6890元。而此二類產品的同行報價是5500元-6000元、7500元-8000元。
威高骨科招股書顯示,集采前我國人工關節整體國產化率不到40%:捷邁邦美、強生、愛康醫療位列前三;集采后,按中標量測算新格局,愛康醫療躍居第一,市場占比達到16%。隨后分別是:捷邁邦美(14%)、強生(13%)、施樂輝(9%)、威高(8%),整體國產化率約50%。
顯然,在常態化的集采之下,整個骨科行業的競爭格局正面臨洗牌,愛康醫療也成為了那個“吃螃蟹”的人。
骨科械企出海值得注意的是,集采常態化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海外市場已成為骨科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
據了解,威高骨科目前有海外經銷商客戶28個,產品往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等多個國家。前不久,母公司威高集團還與沙特TIJAN集團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威高將加強在埃及和沙特地區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及醫療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等重點醫療應用領域的戰略合作,共同推進醫療器械在埃及和沙特地區的發展,包括但不限于醫療器械在當地的注冊、備案、銷售。
同樣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的還有微創骨科、大博醫療、春立醫療和愛康醫療等。
微創骨科
目前,微創?骨科在全球擁有1000余名員工,為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患者和醫生提供高質量的骨科產品,公司兩大總部分別位于美國田納西州阿靈頓市和中國蘇州。其中,位于美國田納西州阿靈頓市的孟菲斯為研發、生產和全球物流分撥中心,擁有一批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才以及先進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在過去3年內已研發出十余款骨科關節新產品。財報顯示,2022財年微創骨科海外營收2億美元,同比增加10%。
大博醫療
大博醫療是廈門市一家主要從事醫用高值耗材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綜合性醫療企業,業務領域涵蓋骨科、微創外科、神經外科、創面外科及齒科等。公司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的市場份額,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一。在國際市場,大博醫療產品遠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智利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3年上半年,大博醫療境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34萬元,同比增長101.39%。
春立醫療
春立醫療是一家專業從事人工關節和脊柱產品、運動醫學產品的研發、生產、營銷的“A+H”上市公司。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8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已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獲得多個國家的注冊證書。公司產品涵蓋髓、膝、肩、肘等四大類關節,是國內人工關節領域注冊證最為齊全的龍頭企業。同時,其髖、膝、脊柱三個系列產品均順利通過了CE年度體系審核和監督審核。是目前人工關節領域出口量及出口額最大的中國企業。
愛康醫療
愛康醫療是全球最早將增材制造技術(3D打印技術)商業化且應用于關節置換、脊柱、創傷修復等植入物的企業之一。目前,愛康醫療是中國人工關節領域領軍企業,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居第一位,在全球髖關節市場占有率居前十位。其產品在中國、英國、日本、韓國、西班牙、南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7500余家醫療機構廣泛應用,在中國北京、上海和英國建立研發中心,在北京昌平、江蘇常州、英國謝菲爾德設有制造基地服務于全球客戶,平均每二分鐘就有一例愛康假體被植入。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業務獲得顯著增長,實現營收1.13億元,同比增長78%
目前在醫學領域,市場份額中90%都是外資企業,中國企業通過集采能夠進入市場并保持較高的量產,同時價格幅度下降并不會過大,這實際上是一個利好消息。據統計,最初集采時一些題材股的股價雖然下跌,但一段時間后又反彈,甚至上漲更高。因此,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尤其是對于國產企業而言,集采可能是一個紅利機會。
另外,集采已是未來醫械進程中的一個主旋律。因而,醫械企業也將逐步順應大環境,更新和調整產業模式和營銷策略。此次威高骨科的回購不僅是內部策略的調整,也從側面反應了公司的流動資金充足,股價有資產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