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停經2個月后出現腹部不適,于是前往一家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宮外孕".之后,醫院為女子進行了手術治療。這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手術,誰知,女子術后卻出現腹痛癥狀,后被診斷為腸梗阻。于是,醫院又為女子進行手術,卻因處置不當導致女子腸瘺,只得再做手術……
小病被治成大病,前后共計挨了四刀,還被切除60厘米小腸,這一切令女子吃盡苦頭。為給自己討個公道,她一年來先后兩次將醫院告上法庭。最終,在醫療鑒定機構確認醫院存在過錯,且承擔主要責任的前提下,她獲得了28萬元的賠償。
第一次手術后 腹部脹痛
1985年出生的王蕓(化名)是南京的一個淘寶店主,2014年6月3日,她在停經62天后,突然出現下腹墜脹,并持續了近一天。為防發生意外,王蕓在家人陪同下去原下關一家醫院就診。經醫院診斷,確認王蕓的癥狀系異位妊娠引發,俗稱宮外孕,須手術治療。
隨后,醫院在全麻條件下,對其施以腹腔鏡下右側輸卵管切開取胚+盆腔粘連松解術。術后第三天,王蕓出現腹脹感覺,醫院診斷疑似腸梗阻癥兆。6月6日,王蕓再次出現強烈的腹脹感覺,之后這一癥狀持續并加劇,盡管醫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終未見效。
第二次手術后 腹部絞痛
6月8日,王蕓病情加重并出現腹腔積液,被從婦產科轉至普外科治療。當日該院急診在全麻條件下為王蕓行剖腹探查術,并對王蕓行腸扭轉復位術,引出墨綠色液體約350毫升及大量氣體。后醫生在其體內置入一根營養胃管造瘺。
盡管在手術中吃盡苦頭,可手術并沒有減輕王蕓的病痛,相反,病情越來越嚴重。
自6月12日起,王蕓不時出現腹部絞痛。6月13日,醫院在全麻條件下對王蕓行小腸部分切除術,切除小腸約60厘米,并拆除原造瘺口,將原造瘺口位置腸管邊緣各切除2厘米,再行端端吻合。
第三次手術后 絞痛加劇
然而,進行了三次手術后,王蕓腹痛的癥狀依舊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6月19日,王蕓再次出現下腹陣發性絞痛,并出現發熱等癥狀。
6月22日,王蕓右下腹絞痛加劇,人痛得死去活來。6月25日,王蕓被轉至南京總醫院治療,該院專家經診斷,確認王蕓的癥狀屬吻合口痿,不全性腸梗阻。后該院對王蕓進行對癥手術治療,終使王蕓解除險情。王蕓同年8月1日出院。
一個小小的宮外孕手術,結果動了四次手術,被切除60厘米的小腸,苦不堪言。在王蕓看來,這一切都是第一家醫院的責任,因為技術不精,將小病弄成了大病,害她受罪。于是,王蕓于2014年9月28日,將某醫院告上鼓樓區法院,要求醫院先行賠償其部分損失。
先后兩場官司 獲賠28萬
鼓樓法院受理后,委托南京市醫學會做醫療損害鑒定,鑒定結論為:醫方存在醫療過錯行為,與患者發生吻合口瘺存在因果關系,原因力為主要因素。患者目前治療未終結,尚不宜定殘。
2015年3月,鼓樓區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醫院承擔原告損害后果80%的責任,先行向原告支付10.75萬元賠償款。原告治療終結后,其余費用可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
2015年年底,王蕓再次將該醫院告上法庭,索賠24.64萬余元,誤工、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損失待重新鑒定后再補充提出。
近日,在鼓樓法院主持調解下,醫院一次性給付王蕓17.3萬元,雙方糾紛據此一次性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