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計委發布了《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以緩解我國兒童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短缺問題,促進兒童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1、以豐富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主要目標
根據《關于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將建立健全功能明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富有效率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每千名兒童床位數增加到2.2張,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69 名,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提供規范的兒童基本醫療服務。
2、高校教育、醫院規培轉崗 多角度培養兒科醫務人員
《意見》從改革院校兒科醫學人才教育、擴大兒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模、加大兒科醫師轉崗培訓力度三個方面來加強兒科醫務人員培養和隊伍建設。具體來看,在普通高校開展兒科學專業人才培訓規劃,擴大兒科學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醫療機構優先招聘兒科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到2020年,計劃累計招收培訓兒科專業住院醫師3萬名以上,注重培養臨床診療能力,提高臨床技能水平,使培訓合格的兒科專業住院醫師有獨立從事兒科臨床工作的能力,在生活補助等方面也適當向兒科傾斜,同時加大兒科醫師轉崗培訓力度。
3、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為了構建更為完善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意見》提出要從加強兒童醫療服務機構建設、優化優質兒童醫療資源區域布局、推動兒童醫療服務網絡形成等三個角度有所作為。在構建兒童醫療服務網絡過程中,要借助"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健全完善兒童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在線咨詢和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4、兒科醫療收費標準要高于成人調動兒科醫務人員積極性
在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改革方面,首先,《意見》要求調整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對于兒童臨床診斷中有創活檢和探查、臨床手術治療等體現兒科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特點和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要高于成人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并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第二,為了提升提升兒科醫務人員崗位吸引力,薪酬待遇要有所提高,兒科醫務人員收入不低于本單位同級別醫務人員收入平均水平。同時,要促進兒科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兒科醫師,在職稱晉升和主治醫師崗位聘用中按規定給予適當傾斜,在評優評先工作中對符合條件的兒科醫務人員,予以重點考慮。
第三,推進優質兒童醫療資源下沉。通過組建醫院集團、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等方式,促進優質兒童醫療資源下沉。
第四,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優先與兒童家庭開展簽約服務。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將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的兒科醫師納入簽約團隊,為兒童提供預防、醫療、康復、保健服務。
第五,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兒童專科醫療機構,同時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兒童醫院、兒科診所開展合作,實現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等資源共享。
第六,對貧困家庭兒童展開醫療救助。
第七,做好兒童用藥供應保障。建立兒童用藥審評審批專門通道,對兒童用藥價格給予政策扶持,建立健全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預警機制,及時掌握短缺兒童用藥生產動態。
五、防治結合提高服務質量 就診高峰期充實兒科力量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意見》的總體要求之一,要促進兒童預防保健,發揮好幼兒園和學校校醫作用,開展季節性疾病和常見病、多發病預防保健工作,減少季節性疾病暴發。
在加強兒童急危重癥救治能力方面,《意見》要求在城市和縣域建立兒童急危重癥救治中心。提高院前急救機構反應能力,及時將急危重癥兒童轉運至救治中心。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要開通急危重癥兒童急診綠色通道。
在兒童就診高峰期要充實兒科醫療力量,有效應對高峰期醫療需求。組織開展兒科專業培訓工作,使其具備兒科季節性疾病、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診療能力。
加強中醫兒科診療服務,發揮中醫藥在兒科重大疾病、疑難重癥診療方面的作用。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兒童醫院和綜合醫院兒科要針對兒童及其家屬心理特點開展服務。普及兒科疾病防病醫學知識,引導居民形成合理就醫預期。嚴厲打擊傷害醫務人員、醫鬧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為兒科醫務人員創造良好執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