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醫院大發展
《華商報》自1997年改版以來,不僅對民辦醫療機構在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履行媒體監督,促進其更健康地發展,同時,還對民辦醫療機構在精進醫療技術、提升服務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進行了持續深入的報道,助力了西安民辦醫療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為推動醫改進程,國家政策不斷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辦醫。近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屢次提到要有序放寬社會力量辦醫準入,在醫保定點、職稱評定、等級評審等方面給予同等待遇,落實醫師多點執業政策。
民辦醫療機構是公立醫院的有力補充,為百姓就醫提供了更多選擇、更多便利,讓老百姓遇到大病小恙不用“擠破頭”,而是在家附近就能輕松看到靠譜的醫生,接受不亞于公立醫院的專業診療。
民辦醫療機構
業務范圍不斷拓展
民辦醫療機構的業務范圍向兒科、老年病、醫養結合等領域不斷拓展,逐漸由綜合醫院向婦兒、美容、康復、健康體檢等專科方向發展。
近年來,民辦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建立了各種技術協作關系和醫聯體。
西安市在推進醫聯體的建設過程中,就鼓勵民辦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形成了以長安醫院、高新醫院為代表的民營參與型醫療聯合體。再比如,西安秦華中醫醫院與西安市中醫醫院成立了醫聯體,西安市中醫醫院的多位專家在西安秦華中醫醫院坐診。技術協作關系和醫聯體的建成,使公立醫院的大專家和先進技術,得以下沉,走近百姓身邊,給老百姓就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方便和實惠。
公立醫院在向民營醫院輸送專家和技術的同時,一些做得比較好的民營醫院,也在反過來促進公立醫院的發展。
為患者提供
更人性化的就醫體驗
近年來,西安市許多民辦醫療機構也堅持找準自己的特色,堅持走“與公立醫院差異化發展”的路子: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從國外引進各種高標準的先進診療設備的同時,也加強醫院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引進先進的商業式服務管理模式,通過提升環境和服務,為患者提供了比公立醫療機構更加人性化的就醫體驗。
在西安曲江婦產醫院,還經常有美麗的鋼琴師,在大廳為患者彈奏優美的樂曲;還有很多醫院,患者進院后護士和導醫會熱情地遞上一杯熱開水或健康果汁;有的醫院還細心地將洗手水都準備成溫水;很多醫院對患者隱私也非常尊重,大多施行“一患一室”的問診方式。在提升服務的同時,不少民營機構還熱衷參與義診和健康教育等公益事業。
經過近年的發展,很多連鎖民營醫院在西安落地后發展勢頭良好,本地民辦機構紛紛效仿,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明星”品牌。例如馬應龍肛腸醫院建院28年來,以收費合理、規范治療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醫院嚴格按照二級醫院非贏利標準收費,是省市醫保農合定點醫院。愛爾眼科與西安古城眼科醫院合作成立了愛爾古城眼科醫院,它是中國IPO上市的醫療機構,也是中國專業連鎖專科機構,在醫療服務市場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領的作用。 華商報記者 盧紅曼 王蓓
南京唐企集團與西安天潤中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28日上午,南京唐企集團與西安天潤中醫院簽約戰略合作協議掛牌儀式在西安舉行。
掛牌儀式上,南京唐企集團運營總監杜洪振介紹,南京唐企醫療健康產業集團主要是以中老年慢性疾病理療、康復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核心的集團公司,唐企集團與西安天潤中醫院合作,就是希望能夠依托天潤中醫院的中醫專業特色,啟動中醫院康養高電位理療項目,為病人實施科學的、全方位的醫療保健服務。
“此次簽約掛牌后,我們會就醫療保健、養老養生、唐企集團臨床試驗基地等健康服務項目進行深度合作,著力打造適合中國國民健康需求的特色醫療服務品牌,幫助老百姓享受高品質的生命質量與生活質量。”西安天潤中醫院運營副院長鄧國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