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消息,日前,天貓首次對外發布了《天貓醫療及健康服務行業標準》,雖然目前該類目的商家、提供服務項目并不多,但行業標準的發布已經釋放了天貓將其“做大”的信號。
億邦動力網注意到,“醫療及健康服務”隸屬于天貓醫藥保健類目,目前入駐的醫療機構有70多家,包括愛康國賓、慈銘體檢、和睦家以及愛爾眼科等,提供的服務主要有體檢、口腔、產后恢復、基因檢測、眼科、美容、婦產、慢病管理、體重管理、兒科、營養膳食以及中醫養生等。
賣藥受限制天貓轉攻服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類目下,阿里健康還開設了自營的官方旗艦店——這種做法在阿里巴巴體系內,非常罕見。據悉,目前阿里健康天貓旗艦店主要提供的是公立醫院的體檢預約服務,以及少量醫美服務。
一直以“賣貨”為強項的天貓,“賣服務”的號召力咋樣?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在天貓醫療及健康服務類目下,體檢類平價服務的預約量最高能達到600左右(以689元的愛康國賓某款體檢套餐為例,其月銷售量為582),而價格更貴的口腔、齒科以及美容醫療服務,單次服務價格上萬元,銷售量大多維持在個位數,甚至是0。如瑞爾齒科30000元的種牙洗牙等服務,月銷量為7;瑞麗醫療美容12888元的玻尿酸美容服務,月銷量為3。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天貓之所以開始有意識規范和強化醫療健康服務類目,一方面可以讓天貓醫藥類目從OTC被禁售的陰云中盡快走出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與支付寶、阿里健康配合,慢慢啃食醫療市場。
目前,除了天貓,“阿里系”直接與醫療機構合作的平臺還有支付寶和阿里健康。其中,支付寶專門開發了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合作的醫療機構能實現在線掛號、繳費以及在線問診。就在不久前,支付寶還高調與復興醫藥達成合作,合作的一個重要協議就是 復興醫藥引導集團成員醫療機構使用支付寶未來醫院解決方案”。
而阿里健康與醫院的合作明顯更加深入,最典型的案例是其與武漢市中心醫院合作的互聯網醫院。這一項目涉及到遠程問診、電子處方,以及對醫藥電商至關重要的處方藥在線銷售。在“醫藥分家”的大背景下,阿里健康與醫院的這一深入合作明顯也更有底氣,試圖從民營醫療機構下手,形成示范,進而倒逼公立醫院的變革。電商資訊第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