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選擇江蘇、福建、安徽、青海四省作為首批綜合醫改試點省,青海省作為四省中唯一的西部省份,備受關注。
7月26日,青海省省醫改辦主任侯鵬寧表示,青海GDP年均增長10.8%,而衛生投入年均增長已超20%,增長速度遠超GDP。
財政大力支持下,青海在公立醫院及醫保改革上均有所突破。據悉,目前青海的大病保險已覆蓋全省。今年9月,青海還將成為首個執行國家新版醫療服務價格規范的省份。
率先執行新服務價格規范
在7月26日的國家衛計委新聞發布會上,侯鵬寧表示,今年9月,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含部隊、行業醫院)將統一執行2012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成為全國第一個實行新版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的省份。
這意味著,青海省各醫療機構要執行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將由4049種調整到9714種,項目精細化和規范化程度將率先得到大幅提升。
事實上,新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下稱《規范》)早在2012年5月就由國家發改委會同衛生部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并發布,其主要目的就在于為減少過度醫療,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提供規范基礎。
然而,多位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新版《規范》規定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數量與舊版相比翻了一倍,醫院要更新與價格項目配套的系統需要的成本較高,因此4年來使用新版《規范》的地區寥寥無幾。
青海之所以成為4個試點省中“第一個吃螃蟹”的省份,取決于其對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認識。侯鵬寧表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建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關鍵環節。
從2012年起,青海省就已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統一對縣級公立醫院一般醫療服務、檢驗、手術治療、民族醫類等310余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了調整。
在診查費、護理費、手術費等230項需要提高的醫療服務價格上,青海的平均提價幅度達11.7%。而在檢驗、檢查等80項需要降低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上,平均降價幅度達13.7%。
侯鵬寧表示,今年將在省內試點基礎上,在保證公立醫院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整體負擔不增加的前提下,全面開展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繼續提高診療、手術、護理等技術含量高的醫療服務價格標準,降低檢驗、檢查等項目價格標準。
大病保險覆蓋全省
除了以使用新版《規范》率先在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上有所突破,青海在大病保險上的成績也值得一提。
據悉,目前青海省已實現了大病保險的全省覆蓋,有效控制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并探索出商保機構經辦大病保險的方法。
侯鵬寧表示,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青海自身財力有限,2015年青海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只有267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堅持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殊為不易。
青海省大病保險始于2012年年底。這一年,國家六部委下發《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青海按照《意見》,于當年年底啟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又在次年5月啟動城鎮職工大病保險。
青海省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運行至今已逾三年半,據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聶殿光介紹,在這期間青海省為16.3萬城鄉居民支付了近8億元的醫保費用。
青海之所以能短時間內實現大病醫保的全覆蓋,取決于其高于其他中西部省份的籌資標準。據了解,一般中西部省份在大病醫保上的籌資水平是人均20至30元,而青海則將標準提高到了50元。
較高的籌資水平決定了大病保險的保障水平。據侯鵬寧介紹,在青海,大病患者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報銷支付后,個人自負部分達到起付線5000元的,就能納入大病醫療保險,按80%再次報銷,民政救助對象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五保戶、特困戶、重度殘疾人患者費用全額報銷。
由于保障水平較高,而大病保險所需資金從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或結余基金中支出,一些人擔心青海的醫?;饡虼恕按┑住?。侯鵬寧表示,截至目前,大病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大病保險基金的平穩運行與青海的經辦探索不無關系。據聶殿光介紹,青海在大病保險啟動之初就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經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