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近日表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近期將對協會的會員單位,開展社會信用評價與服務能力星級評審。通過評價、評審在民營醫療機構中樹立標桿,帶動整個非公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28日召開學習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暨非公立醫院信用評價與星級評審工作研討會。當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公信力和整體規范化管理能力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障礙。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相關負責人和多家民營醫院院長表示,與公立醫療機構相比,非公立醫療機構具有自身特點,通常是“大專科、小綜合”;從社會作用上來講往往作為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這使得現行的醫療機構等級標準不能完全適應非公立醫療機構評價需要。
郝德明說,去年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取得了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開展信用評價的資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將努力建立適合行業自身特點的評價、評審標準與體系,這對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社會信用建設,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將起到推動作用。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8月29日宣布,將建立非公立醫療機構社會信用評價與服務能力星級評審制度,以推動行業自律,規范行業信用行為。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介紹,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已取得商務部核準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的國家資質,并將于近期開展相關工作。信用評價將按國家統一規定分為“三等五級”,即分為A、B、C三等,下設AAA、AA、A、B、C五級。星級評審分為三個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評審結果由評審委員會審議,并向社會正式公布。醫療機構將被授予相應的有效期為3年的信用和星級等級證書、標牌。
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在研討會上發言時表示,近年來,社會辦醫發展迅速,總體是好的,但也有不規范的醫療現象出現,通過信用評價有利于加強對社會辦醫的管理,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行醫,提高管理水平。北京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趙錫銀說,這種評審和評價是對民營醫院的“一次把脈問診”,可以了解民營醫院的服務水平到底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并促進民營醫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