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醫療器械市場正成為資本新寵兒
加入日期:2017/10/25 15:06:51  查看人數: 879   作者:admin
 受益于政策利好,醫療器械正迎來井噴期。近段時間以來,包括上海電氣、美的等知名企業紛紛布局醫療器械市場。北京商報記者在京城藥店、醫院等場所調查中發現,雖然我國醫療器械研發和質量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發展前景廣闊。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三甲醫院醫療器械依然是以進口產品為主。有關專家表示,各路國內資本的進入體現出國產醫療器械領域前景較好,目前支架等設備耗材已經實現“進口代替”,國內醫療器械企業應不斷深化研發創新,深入了解國內市場需求,逐步實現“國產代替進口”。
 
  跑馬圈地
 
  醫療器械正成為資本的新寵兒。近日,上海電氣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億元與其他投資人共同發起設立浙江聯創永鈞醫療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工商核準的名稱為準),醫療基金規模預計16億元,基金形式為有限合伙企業。該基金將主要投向包括但不限于體外診斷、放射醫療、醫療影像、超聲設備、醫療機器人、內鏡微創器械、康復醫療、家用醫療設備等領域。
 
  業內分析認為,上海電氣設立并購基金意味著通過并購的方式進入醫療器械領域,雖然上海電氣新設立的并購基金規模并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資本較為看好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
 
  醫療器械早已成為眾多企業爭相布局的領域。資料顯示,2017年9月,美的集團與廣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在康復、手術醫用機器人等醫療器械領域聯姻。2017年7月,公司與上海佑晟、正隆財富共同發起設立深圳星普醫科醫療產業基金。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陳紅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十年國內并不重視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這導致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水平較為落后。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發展,國家政策對醫療器械的支持以及醫生認識到醫療器械在診療過程中的重要性,醫療器械行業逐漸被重視,醫療器械行業迎來發展機會。“上海電氣、美的、海爾等一些大型企業的進入讓這個行業很熱門,目前醫療器械行業是整個醫療領域擁有企業最多的領域,目前約有1.6萬家生產企業。”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醫療器械領域受到熱捧與利好政策的扶持有直接關系。10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對創新醫療器械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大幅提升。分析認為,《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加強創新和研發能力,引領國內醫療器械產業轉型升級,未來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有望明顯提升。
 
  差距仍存
 
  電子血壓計等家用醫療設備成為當前市場較為常見的產品。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多家藥店均看到電子血壓計、血糖儀等產品在銷售。“與幾年前不同,現在大多家庭都會有一臺電子血壓計,品牌種類較多,消費者購買時對品牌的要求不會太多。”海淀區一家藥店工作人員說道。
 
  登錄京東商城輸入關鍵字“電子血壓計”可以看到有魚躍、九安、飛利浦等超過200個品牌的產品在線銷售,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Health合伙人趙衡表示,由于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都在生產中低端產品,這導致市場上同類產品價格不同。
 
  目前國內生產型醫療器械廠家大多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但治療一些疾病需要用高端設備,這時重點大型高端醫院只能選擇德國、以色列、日本等地生產的高端產品。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河北多家三甲醫院處了解到,醫院目前大型醫療設備主要還是進口產品。“心臟科大型設備還是以進口醫療設備為主,國內產品不是主流,例如電子血壓計這些小東西國內產品還可以,但大型設備方面還是與進口產品有差距。”北京市某三甲醫院心臟科主任醫生說道。
 
  北京另外一家三甲醫院中只有兩臺CT是國產,其他產品均為進口。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表示,現在進入三甲醫院的國產設備可能不是醫院購買,而是廠家送給醫院試用的。國內產品質量確實一般,目前處于仿制階段,缺少核心技術。醫療器械與藥品有所不同,藥品的專利有期限,到了期限后才可以申請仿制,醫療器械可能有一兩個零件是被申請專利的核心技術,企業可以向專利擁有者購買核心配件,醫療器械的仿制會更快更容易一些。
 
  陳紅彥表示,國內大型三甲醫院正在使用的醫療器械大多是前幾年購買的,因此以國外進口居多,但現階段再有購買需求的話可能會考慮國產設備。“面向高端消費人群的醫院和治療疑難雜癥的大型醫院現在更多還是選用進口設備,面向大眾的醫院可能在本身有進口設備的情況下需要再有一臺設備時會考慮國內設備。”
 
  進口替代
 
  在大型三甲醫院難以攻克的情況下,基層醫療機構成為眾多企業的主戰場。據一位醫療器械行業人士透露,國內醫療器械現階段很難進入大型三甲醫院,更多是銷售給有需要的基層醫療機構。“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空間較大,尤其是分級診療政策下基層醫療機構需求較大,這對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來說是一個機遇。”
 
  分析認為,基層市場和民營醫院帶來醫療器械市場擴容。推進分級診療、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是我國進一步深化醫改、提升醫療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配備中高端設備并增強專業醫護技能是提升基層和民營醫療市場醫療服務水平、引導患者分流的主要模式,而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憑借性價比優勢和政策導向將獲得明顯的發展機遇。賽諾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16年推出自主研發的“精廣角”系列CT時表示,公司將主要銷售市場分為公立和私立醫療機構。其中,公立醫院的客戶群主要是二級及以下。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部分創新型企業已具備自主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的實力,但依然需要從國外購買核心部件,名義上實現了“進口替代”,實際上依然依賴于跨國巨頭。而研發投入不足則是造成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無法突破核心技術的直接原因。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醫療器械研發投入占總銷售額比例平均為6.5%,發達國家或地區這一比例達10%-15%,而我國的平均水平僅有3%。
 
  業內人士表示,在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不可否認的是國產醫療器械與進口產品仍有一定差距。國內醫療器械企業需要不斷深化研發創新,深入了解國內市場需求,逐步用國產代替進口醫療器械,先著眼于國內市場再謀求國際市場。
 
  據了解,目前,心電圖機、超聲診斷儀、心臟支架等診療設備及耗材已逐步在臨床開啟或實現了進口替代,以樂普、萬東、邁瑞、聯影、魚躍等為代表的國產醫療器械廠商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已逐步被市場認可,國產醫療設備與進口品牌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