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村衛生所來了!設備、運營費全不用自己出
加入日期:2018/8/28 8:37:38 查看人數: 923 作者:admin
醫藥網8月22日訊 新建的公辦衛生所,人員經費、運行經費、藥品、耗材、醫事、藥事等均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核算和承擔,業務用房由村委會無償提供,辦公經費由縣鄉政府負責,水電、信息費享受專項補助……
上面提供這么好的待遇,還擔心鄉村醫生留不住?
一體化建設是農村醫療改革的重要環節,但是像這種能夠享受“拎包入住”待遇的公辦村衛生所一體化建設,還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為解決基層就醫問題,給轄區鄉村醫生提供不愁經費落實、運營成本的工作崗位,福建漳州市委、市政府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確保村衛生所實現“六有”,診療回歸公益性
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基層醫療機構難以維系,一部分原因是醫務人員基本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工作積極性也很難激發。要想提高基層診療服務能力,首先得舍得投入。
漳州市按照“每個村延伸舉辦一所一體化管理的公辦村衛生所”要求,積極推進全市范圍內全覆蓋的目標,在市縣兩級政府在辦公用房、經費、人員等方面,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實現“六有”,即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有工資、有積極性,全部回歸公益性。
鄉村醫生的顧慮具體怎么解決?
據悉,當地政府要求公辦村衛生所的業務用房由村委會無償提供,業務用房所有權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公共用房不足的,也可通過公共租賃等方式予以解決,開辦經費由縣、鄉(鎮)政府負責。同時,政府安排專項補助經費用于村衛生所水、電和信息網絡正常運行。
吃公家飯,干得踏實
“我是考試錄取的,如今也是吃公家飯的!”接受福建日報采訪的康亞敏是龍文區藍田鎮西坑村公辦衛生所的藥士,畢業于漳州衛校,去年從龍海考試錄取。她說,村衛生所的工資都是由財政發放,與以前在私人診所工作時相比,收入有保障,吃財政飯讓她心里覺得更踏實了。
據了解,當地村級公辦衛生所村醫薪酬待遇按照不低于現行政府購買服務的相關費用標準,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月發放。公辦村衛生所人員經費、運行經費、藥品、耗材、醫事、藥事等均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核算和承擔。醫保部門將醫保終端服務開通到所有公辦村衛生所,并同步落實醫保終端實時結算。
吃上一口公家飯是鄉村醫生盼望已久的訴求,為的就是能在基層為老百姓服務的同時,讓自己這份奉獻了畢生心血的職業能夠得到起碼的保障。如今,漳州的鄉村醫生終于熬出頭了。
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報70%
以上措施還只是基本保障的一方面,要讓公立衛生所煥發舊機構遠不能及的生機,最關鍵的還是得吸引轄區居民來站點就診。只有讓村民感受到公辦村衛生所的便利,體驗到村級醫保報銷的實惠,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舍遠求近。
所以在醫保報銷上,當地給公立村衛生所開出的福利是: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按照70%的比例予以補償,單次補償封頂50元,一個自然年度內門診醫藥費最高補償限額每人400元。這個支付比例在全國農村地區來說,已經算很高的了。
福建日報漳州觀察報道,當地龍文區朝陽鎮科坑村小馮因咽痛、咳嗽到科坑村公辦村衛生所就診,鄉村醫生林少鵬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后,初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開具三天的口服藥。醫療費用總額26.93元,醫保統籌20.35元,個人支付部分僅需6.58元。這樣低價優質的服務是在大醫院享受不到的,基層留住家門口患者提供了可能。
漳州市將運營成本轉給政府財政承擔,讓公辦衛生所回歸公益性的做法,給基層醫務人員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優良環境,不失為基層醫改可以嘗試的一條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