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動態(tài)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yè)動態(tài) > 行業(yè)新聞
“天價罰單”作用有限 救命藥廉價藥斷供何解
加入日期:2019/11/7 8:14:05 查看人數: 768 作者:admin
近年,我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不斷加強,但藥品供應和價格監(jiān)測仍不夠及時靈敏,藥品采購、使用、儲備及價格監(jiān)管等政策仍有待完善,一些違法操縱市場抬高價格的問題也還較為突出。
今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wěn)價工作的意見》出臺。借著政策的東風,2020年建成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的目標能否如期實現?藥品短缺又能否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救命藥玩“快閃”
巰嘌呤片,是一種用于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藥物,幾乎貫穿患兒整個治療過程,卻經常面臨短缺和漲價。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兒科副主任周晨燕介紹,巰嘌呤片是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必備藥,特別是在一年多的維持期內,如果停止服用該藥,將大大影響患兒的長期生存效果。由于利潤不高,廠家生產積極性不大等原因,目前生產巰嘌呤片的藥企寥寥無幾,醫(yī)院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巰嘌呤片斷供。
湖南省人民醫(yī)院兒童醫(y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賀湘玲說,在湖南,包括巰嘌呤片、達卡巴嗪等在內的兒童用抗癌藥也曾多次斷供,患兒家屬不得不四處購藥、網上求藥,一方面藥品質量難以保證,另一方面藥品價格也上升不少。
記者采訪發(fā)現,由于國產巰嘌呤片“一藥難求”,有的患兒家屬為了用上藥,只能高價購買國外進口藥,國產巰嘌呤片每瓶幾十元,而進口巰嘌呤片則在千元左右,醫(yī)療負擔大大增加。
成都市民李女士說,國產巰嘌呤片本來價格低廉,但如果出現緊缺,可能漲到幾百元還買不到,就要到處找關系托人買,多支付不少錢,如果托人還買不到,就只能購買外國進口的高價藥。“我家娃今年8月初開始服用這個藥,每次50mg,1/4片,但是醫(yī)院經常斷貨,開不到這個藥。自己去買,漲價不說,還得四處托關系。患兒家屬要么靠病友圈勻一勻,要么就得托人從國外買,沒藥用肯定不行。”
受斷供困擾的不光是巰嘌呤片。賀湘玲介紹,用于兒童白血病治療的基本化療藥物長春新堿之前每支僅12元左右,前兩年曾一度斷供,后經媒體報道引起社會關注,長春新堿恢復供應,但價格漲到每支50多元;2018年,長春新堿再次斷供,在多方努力和呼吁下,如今終于恢復供應,但價格已漲至195元一支。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一些小眾救命藥因利潤不高,企業(yè)生產積極性不強,于是就斷供玩“失蹤”,繼而在漲價后恢復供應。“這仿佛一場場‘快閃’,讓患者和醫(yī)生都感到無奈。”有醫(yī)生說。
有白血病患兒家長告訴記者,很多患兒家屬忙于四處求藥,與價格上漲相比,他們更關注藥品的穩(wěn)定供應和藥品質量。一位家長說:“兒童抗腫瘤藥物適當漲一些可以,只要能有得用就好。希望兒童白血病藥品短缺問題能夠引起有關部門和廠家的重視,不要讓我們整天擔驚受怕。”
廉價藥價格坐“火箭”
硝酸甘油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速效藥,可短時間快速緩解病情,是救命藥,也是廉價藥。
今年以來,硝酸甘油在江蘇、遼寧、山東、寧夏等地的漲價、斷貨屢屢見諸報端,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據本刊記者了解,2018年,100片裝的國產仿制藥硝酸甘油片只賣十五六元,后來換成15片的獨立新包裝,零售價隨之調整為25.7元,每片漲價約10倍。10月30日,記者在京東以“硝酸甘油片”為關鍵詞查詢顯示,益民藥業(yè)的硝酸甘油片(0.5mg*100片/瓶)的價格為52元。
硝酸甘油并非常用廉價藥斷供漲價的孤例。常用止痛藥羅通定、用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谷維素、治療嬰兒痙攣癥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腫瘤藥絲裂霉素等都經常缺貨。
湖南一家基層衛(wèi)生院院長告訴記者,近年,西地蘭、解磷定、阿托品、地高辛、異丙腎上腺素等藥品均出現漲價,并且漲價后還經常斷貨,基層用藥常常得不到保障。
廉價藥漲價的原因之一是上游原材料嚴重短缺和價格上漲。以硝酸甘油為例,其原料之一的硝酸去年遭遇大規(guī)模減產或停產,導致硝酸甘油斷貨、漲價,而硝酸甘油價格的異常變動自然也會波及下游的藥品生產企業(yè),使硝酸甘油片的價格水漲船高。
其次,原料藥壟斷性漲價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原料藥中很多都只有個別企業(yè)有生產文號,加之性價比考量和環(huán)保不達標等問題,即使有些原料藥文號較多,投入生產的企業(yè)也很少,容易造成原料藥壟斷性漲價。換言之,不少原料藥生產與供應掌握在少數企業(yè)手中,這些企業(yè)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擁有價格主導權,容易形成壟斷,并為了利益不斷哄抬藥價。
以冰醋酸為例,它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濃縮液的生產,用來治療晚期腎臟衰竭、尿毒癥等疾病。我國市場上僅有3家冰醋酸生產企業(yè),它們在2018年2月達成共同提高冰醋酸原料藥銷售價格的協議,并從當年3月1日起,將冰醋酸原料藥銷售價格從7~9元/公斤提高至28~33元/公斤。2018年底,這3家企業(yè)也因此收到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開出的1283.38萬元的罰單。
“天價罰單”作用有限
采訪中,部分業(yè)內人士認為“天價罰單”震懾作用有限。
他們解釋說,近年,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已經查處多家原料藥生產企業(yè)壟斷原料藥坐地起價的行為,但與巨額壟斷利益相比,這些罰款與處罰有如“蜻蜓點水”,難以形成震懾,有些藥品原材料壟斷者仍然采取“饑餓營銷”策略,囤貨伺機漲價。
成都一家藥企負責人更是直言,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心絞痛的特效藥之一,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像這樣的藥就有非常強的議價權,即便原材料供應穩(wěn)定下來,其漲價也在所難免。
顯然,短缺藥品的保價穩(wěn)供涉及復雜的市場鏈條,解決起來絕非一夕之功。
北京協和醫(yī)學院基礎學院生理學系教授張宏冰分析說,廉價藥通常是指那些安全、有效、低價的老藥品,這些老藥經過長期臨床實踐挑選,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大多屬于國家基本藥物范疇。一些廉價救命藥療效突出、價格低廉,得到公眾、醫(yī)院、藥企、政府歡迎。
在張宏冰看來,確保廉價救命藥的穩(wěn)定供應是重要的民生問題,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執(zhí)法力度,破除壟斷利益,對非正常漲價的藥品追根溯源,排查原料藥壟斷行為,向原料藥壟斷、操控市場等違法違規(guī)問題亮劍。
此外,專家建議對療效確切、臨床必需、無可替代且價格低廉的藥品,建立長期穩(wěn)定供藥機制和國家儲備制度,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廉價好藥、救命藥清單,對于類似巰嘌呤片的救命藥應鼓勵有責任的企業(yè)穩(wěn)定生產,給生產廠家相應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確保藥品穩(wěn)定供應,讓有需要的病人能及時用上救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