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激情_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_xxxxhdvideos18._午夜电影理论片888

 行業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 行業動態 > 行業新聞
聚焦3?15:違規醫療廣告、網絡售藥等行為被點名!
加入日期:2021/3/16 10:05:37  查看人數: 1821   作者:admin
又是一年3?15,所有消費者的目光再次鎖定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今晚8點,2021年央視3?15晚會如約舉行。晚會主題為“提振消費從心開始”,首次使用智能虛擬現實制作技術全方位展示了案例細節。在這個更為可視化的展示中,互聯網醫療廣告在國家高壓打擊食品、藥品虛假廣告的大背景下,通過自述式廣告內容、競價排名等手段導流推薦專家及藥品等亂象行為被點名。
 
  綜合近日不少省市區市場監管部門陸續公布的消費者維權經典案例來看,均希望通過誠信的力量穩步提高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維權熱點1
 
  違規網售藥品、互聯網醫療廣告泛濫
 
  近年,網售藥品的話題一直是醫藥熱搜榜的NO.1。國家層面給予了高度重視,國家藥監局發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只有具備資質的企業方可展示處方藥信息,且疫苗等7類藥品不得通過網絡銷售。同時,強調第三方平臺應建立檢查制度,對發布的藥品信息進行檢查,對交易行為進行監督,對發現的問題主動制止,涉及藥品質量安全的重大問題及時報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然而,隨著醫藥電商產業迅猛發展,也出現了部分無資質主體違法售藥、違規銷售處方藥、配送環節有隱患等新問題。3月上旬,有單位選取17家網上藥店和117種禁售或高風險處方藥進行集中購買測試調查,發現一些網上藥店不僅存在銷售精神藥品等網絡禁售藥品的違法行為,還存在電子處方不規范、促銷處方藥等現象。據該單位調查,某第三方平臺可輕松開得超過7天用量的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氣霧劑,全程沒有任何人工問診過程。不少網上藥店還推出了花樣繁多的促銷優惠政策。在各地公布的經典案例中,違規線上宣傳、銷售藥品的行為最受關注。
 
  在央視3?15晚會上,5年前就引起社會關注的互聯網廣告搜索引擎競價排名問題,今年又再次被點名。這個互聯網領域屢禁不止,打著擦邊球的行為,通過在公立醫院名稱中間加空格,搜索的就都是其他醫療、藥品的廣告,違規手段層出不窮。
 
  2020年3月16日,長春市市場監管局綠園分局接到舉報,稱某醫藥公司在網上發布處方藥藥品廣告并銷售處方藥。經查,當事人于2019年11月4日通過網絡商城平臺,自行上傳藥品信息說明等材料,擅自銷售處方藥。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廣告法》《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0.3萬元。
 
  維權熱點2
 
  銷售過期藥品
 
  從各省市區市場監督部門公布的維權典型案例看,銷售過期藥品是各地藥品經營中另一較為普遍的現象。
 
  2020年6月29日,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關分局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南關區某口腔診所使用過期藥品。當事人經營場所內確有已使用及尚未使用的過期藥品,且當事人無法提供進貨來源,其行為構成了使用過期藥品及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依據《藥品管理法》等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產品并處罰款10萬元。
 
  而在西安,消費者反映2020年2月在西安市藍田縣藍新路昌輝堂醫藥藍田縣第六分店購買的快力枸櫞酸莫沙必利片藥品過期,要求市場監管部門調查處理。據《藥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條第二款“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假藥、劣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劣藥:超過有效期的藥品”、第一百一十七條“生產、銷售劣藥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生產、批發的藥品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
 
  維權熱點3
 
  銷售假冒劣質口罩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深度影響全球,有關防疫物質、產品也成為各地消費維權的重點之一。2020年2月,廣州市增城區市場監管局收到一宗投訴:轄區內某醫藥連鎖有限公司一家分店涉嫌銷售假冒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經專業對比,執法人員認定這家醫藥連鎖銷售的口罩為假冒產品。該連鎖公司頂風作案,銷售假冒劣質口罩,相關部門決定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50元和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而在海口,2020年2月8日,市民在某藥店購買口罩時,該藥店要求必須在店內購買滿50元的藥品才能購買口罩,該市民共在該店購買2盒藥品、1盒椰王煙和3個口罩,覺不合理要求退款并舉報該藥店捆綁銷售。該藥店在經營口罩時強制搭售藥品和未明碼標價經營藥品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的相關規定,受到行政處罰。
 
  維權熱點4
 
  違規經營、非法掛證
 
  在2020年廣東省藥械化典型案件中,揭陽市黃某昭未經許可擅自開展藥品經營活動案引起關注。2020年5月29日,揭陽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多部門對揭陽市榕城區下圍工業區東昇模具學校后面二樓進行檢查,發現該地點負責人黃某昭正在經營藥品,但無法提供有效的《藥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現場查獲“頭孢拉定膠囊”等藥品和銷售單據。經核實,當事人共購進、銷售藥品超過1000萬元,未經許可擅自從事藥品批發活動的行為,已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目前,黃某昭等3人犯非法經營罪,分別被判處3年至6年6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而2019年6月11日,泉州市石獅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康匯藥業貿易有限公司石獅康保分店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涉嫌藥師“掛證”行為。石獅市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吊銷該分店《藥品經營許可證》,五年內不受理當事人關于該店的申請,并處1萬元罰款。
 
  維權熱點5
 
  非法添加
 
  2019年6月,梧州市場監管局陸續接到舉報,市內部分涼茶店聲稱所售涼茶對感冒治療效果很好,懷疑添加了西藥成分。梧州市市場監管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用4個月時間,對全市100多家涼茶店開展拉網式走訪和摸排,通過抽檢樣品,從6家涼茶店的樣品中檢出馬來酸氯苯那敏、氨基比林等9種西藥成分,從江某某、周某某等6名當事人家中搜出咳特靈等西藥。《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中禁止添加藥品。目前,涉案6人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至1年2個月不等、支付民事賠償金3.5萬~64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