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醫改”近十年后,三明又有新動作。
10月9日,三明市對外公布,將實施“六大工程”推進醫改再出發。根據《三明市實施“六大工程”推進醫改再出發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六大工程”是指,公立醫療機構薪酬制度完善工程、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工程、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醫防融合提升工程、中醫藥健康促進工程。
“六大工程”亮點措施有哪些?縣域衛生傳媒現整理如下:
01
明確醫務人員基本年薪標準
“三明醫改”操盤手詹積富在接受縣域衛生傳媒時表示,縮小市、縣醫院薪酬待遇差距,要真正落實人財務、縣鄉村一體化管理要求,破解“雙虹吸”難題。同時,也要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價值取向與患者的利益訴求同向而行,促使醫務人員從“希望病人越多越好”轉變為“希望老百姓越健康越好”。
其中,“公立醫療機構薪酬制度完善工程”表示,要發揮好公立醫療機構薪酬制度“牛鼻子”的關鍵作用,建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分配導向的薪酬制度。
其強調,公立醫療機構基本年薪總額按照各類人員人數(按實際工作的月份計算)、職稱進行核定,基本年薪標準不定期進行動態調整?;灸晷讲环轴t院等級,核定標準如下:
(1)主任醫師基本年薪30萬元,副主任醫師基本年薪25萬元,主治醫師基本年薪20萬元,住院醫師基本年薪15萬元;
(2)技師、藥師類基本年薪按照同級別醫師類基本年薪的80%核定;
(3)護師類基本年薪按照同級別醫師類基本年薪的70%核定;
(4)行政后勤人員基本年薪按照醫師類平均基本年薪的40%核定;
(5)村衛生所人員基本年薪10萬元。
不得突破核定年薪工資總額,不得虧損兌現年薪工資總額。年薪工資總額的核定數是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年薪工資總額發放的上限,不得超發,提取績效年薪總額后不得出現虧損。當年未用完的工資總量,可以滾存結轉下一年度使用,但不得預先使用下年度工資總量。薪酬發放情況于薪酬發放后1個月內報市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備案。
02
培訓、編制、補助...多方面著手留住人才
對于衛生健康人才的培養,詹積富表示,主要通過實施“4+1”培訓培養計劃,即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醫師、“臨床重點特色??啤眻F隊、復合型醫防人才、基層醫生培養、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結構優的衛生健康人才隊伍。
“衛生健康人才培養工程”則從培訓、編制、補助多方面入手,致力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的培養與建設。
(1)人才培養:
強化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每年安排脫產進修學習時間不少于2個月。
重視優秀青年醫師培養,實行“導師制”,主要面向省內三級醫院高年資醫師,建立導師資源庫,為入選的青年醫師選定專職導師,通過“傳、幫、帶”的方式開展醫、教、研等工作,推薦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著力提高青年醫師的綜合技術水平。優秀青年醫師在培養周期內,每年參加脫產學習進修培訓時間不少于2個月。
做強復合型醫防人才培養。要對三明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中、初級醫師(含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醫師)進行醫防融合知識培訓,臨床、中醫、口腔等類別醫師以強化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和健康篩查、健康管控、健康干預能力為主,公共衛生醫師以強化臨床診療和院感防控能力為主。同時,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在一定范圍賦予其臨床處方權。
做實基層醫生培訓,除了吸引年輕醫學畢業生加入基層醫生隊伍,充實基層醫生隊伍;鼓勵50歲以下在崗中專及以下學歷村醫參加學歷提升教育,穩步提升基層醫生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2)提高編制使用率
落實公立醫院編制備案制管理,合理核定各級公立醫院人員規模,加大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招聘力度,采取現場或專場面試考核等簡易方式,由公立醫院自主考錄聘用人員,提高編制使用效率。
(3)予以補助
對全職或柔性引進的在全省、全國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采取“一事一議”,按每人每年80—100萬元標準予以補助。
對經考核合格并被授予“優秀學科帶頭人”稱號的,按照相關規定由所在單位發放人才生活補助。“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醫師”提交國家、省、市級重點課題立項的,經市醫改領導小組組織論證,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經費補助支持。
加快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有序分級診療秩序,做到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搬t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要求,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國內高水平醫院建立幫扶共建關系,加快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閩西北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組團式”推進縣級醫院臨床??平ㄔO,提升縣域綜合服務實力,加強公共衛生、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強化醫療質量控制管理。
其中,在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上,詹積富表示,支持二級醫療機構建設三級醫院,在縣級醫院重點遴選、打造一批優勢臨床???。
“錢隨人走”
“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中要求,力爭到2025年,常見病多發病縣域內就診率穩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達65%以上,三明市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75%以上。
為達到上述目標,“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采取了“錢隨人走”政策,即明確健康管護的責任,即醫療和健康管護,各總醫院(醫聯體)不僅要提供治療服務,還要提供健康管護、醫防融合和醫養結合服務等,有效提高群眾健康素養水平。明確健康管護的經濟利益,即實行“錢隨人走”政策,將醫?;鸫虬o健康管護組織。
同時,在實行“錢隨人走”政策的基礎上,如參保人居住地變化或其他原因,提出申請后可自主選擇總醫院(醫聯體),推動總醫院(醫聯體)間形成良性競爭格局,促進總醫院(醫聯體)提升健康管護能力水平。
此外,“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中強調,要夯實基層基礎,各總醫院(醫聯體)要健全“1 個專家醫生團隊+N 個簽約服務團隊”與“縣級醫院高年資主管護師”雙下沉 的醫療服務新模式,推動總醫院(醫聯體)??漆t生參與村衛生所家庭醫生團隊建設,下沉提供指導與現場服務。
為激發醫務人員積極性,要賦予總醫院(醫聯體)充分的人事管理、內部分配、運營管理和財務管理自主權。由各總醫院(醫聯體)制定縣、鄉、村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崗位設置、薪酬體系績效考核等制度。在市醫改領導小組核定的工資總量范圍內,建立以健康為中心的分配機制,重點向臨床一線、技術骨干和基層傾斜。
將醫?;鹋c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資金整體打包
為落實預防為主工作方針,建立醫療衛生聯動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全覆蓋健康篩查、全過程健康干預、全人群健康管控、全天侯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繼續推進慢性病一體化管理攻堅戰,強化健康數據監測、分析、預警、應用,加強應急救護等健康知識培訓,逐步建立“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醫防協同融合服務新模式,努力讓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
“醫防融合提升工程”中強調,各總醫院(醫聯體)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與公共衛生機構共同制定服務清單,并開展相關醫防融合工作,購買服務的經費從總醫院(醫聯體)結余資金中列支。
同時,將醫?;鹋c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資金整體打包,由總醫院(醫聯體)統籌使用。各總醫院(醫聯體)按參保人數每人每年10元預留,年終由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組織考核后確定,由各級衛健行政部門作為績效工資增量撥付給各級公共衛生機構。
將中醫藥學類等相關專業列入
年度人才引進和招聘緊缺急需專業
在“中醫藥健康促進工程”中顯示,要將中醫藥學類等相關專業列入年度人才引進和招聘緊缺急需專業,公立醫療機構在人才引進和招聘時應向中醫藥人才傾斜,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每年新招聘中醫藥專業人員占新招聘人員的比例達1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專業人員占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每個基層中醫館都有2名以上中醫類醫師。
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用,確保全市100%鄉村醫生全部掌握4種以上中醫適宜技術,每萬人口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7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