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法》將正式實施 中專醫生何去何從?
加入日期:2022/3/3 9:28:56 查看人數: 2368 作者:admin
2022年3月1日,我國《醫師法》將正式實施。從1995年國家頒布《執業醫師法》以來,轉眼20余個春秋,這部新法也經歷巨大轉變。
要說哪一件事對基層影響最大?“逐步取消中專學歷參加執業醫師考試資格”足夠排在第一位,也最讓大家糾結。
中專學歷還有沒有機會?國家給出的緩沖期限還有多久?中專學生該如何面對當下環境?
很多讀者向基層醫師公社提出疑問,我們對此也有一些困惑。帶著大家的疑問,我們進行了多方探索,就《醫師法》里中專學歷的問題進行逐一討論,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在此特別聲明:本文所有觀點都是第三方專家的分析和預測,《醫師法》執行情況以實際為準,本文僅供大家參考使用。
01取消中專學歷,大家還有多少喘息時機?
首先,《醫師法》刪除了舊版《執業醫師法》中“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可以考取執業醫師資格”的規定。
同時,《醫師法》明確醫師考試的資格條件,大專為報考的最低門檻。再看中專學歷部分,《醫師法》第六十四條明確:
在本法施行前以及在本法施行后一定期限內,取得中等專業學校相關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可以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教育、中醫藥等有關部門制定。
“一定期限內”五個字很模糊,這到底是多長時間?在《醫師法(草案)》中給出的期限是5年,但正式發布后5年“硬杠杠”還是取消了。
基層醫改專家余燕表示,“從法律條款來說,中專學歷看起來還有機會,但每個字仔細閱讀,好像改變命運的機又隨時會溜走。無論是正在報考的,還是正在上學的,大家普遍覺得懸在半空中,似乎用用力就能華麗轉身,又怕一用力踩空摔得粉身碎骨。”
眾所周知,中專群體是基層醫生中的大多數,是第一批理論實踐全面結合的村醫。這一部分人雖然沉默,但龐大的人數本身就是一種呼喊,他們急切的盼望出路和契機能夠趕快降臨。
其實《醫師法》正式發布的前一刻,5年時限還存在巨大爭議,主政者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沒有規定具體時限。5年確實不夠,中專學歷群體又分成很多種,留有余地能充分解決不同人群的需求。
中專學歷問題處理需十分謹慎,上級單位能看到衛生院、衛生室群體青黃不接,大專群體在村衛生室是極少數,這部分人群大多在鄉鎮衛生院,甚至有的人在衛生院也待不久,向更上級醫療機構奔赴前程。
多年來,太多地區想快速做出成績,恨不得3年就全部完成任務。但從各省、市的實踐反饋來看,一刀切的聲音越來越弱,“戰略轉移”“戰略撤退”逐漸成為主流聲音。
0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專學歷正“戰略退卻”
中專學歷的基層醫生會問,既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教育、中醫藥等有關部門制定。”國家具體會如何落實?什么時候大家才能見到?
余燕認為,綜合各方情況來看,“具體辦法”推出大概還要相當一段時間。我國南北情況不同,東西發展差距也不小,各中專院校教學水平也參差不齊。
學的是一樣的知識,面臨的是一樣的考試。教學實力強的地區自然升學率高,教學實力弱的地區升學率也就低一些,普遍經濟條件也比較弱,如果很多中專學歷升級失敗,衛生院、村衛生室將更加無人坐診。
基層醫生中專學歷問題不僅涉及衛生部門,人事部門、教育部門等都要配合,需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目前大致分為三種方式:
1.艱苦邊遠貧困地區,高中學歷也可參加
2019年1月3日,國家衛健委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老少邊窮地區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給予了明確回復:
艱苦邊遠地區鄉鎮衛生院招聘衛生人員,學歷最低可以到高中、中專,但不突破行業職業準入對學歷的要求。
2020年,河南護理職業學院農村醫學院揭牌成立。據了解,河南護理職業學院農村醫學院招收應屆和往屆初中及以上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年齡達到15周歲及以上)的河南籍考生。畢業后到村衛生室和邊遠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執業。
2.逐步縮減中專招生規模
此前,國家下發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在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中提出,提升醫學專業學歷教育層次。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
一邊合理安置現有中專學歷基層醫生,另一邊在教育系統合理縮減生源,從根本上消化龐大的人群基數。
3.政府免費幫助中專升學
前段時間,吉林省發布《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實施方案》,免費培養在崗中專及以下學歷村醫,培養對象畢業后可取得大專學歷,在參加國家醫學資格考試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此外,沒有大專學歷且年齡較大的村醫(原則上超過55周歲),在無人報名前提下可參加。
03新期待!《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將適時修訂
如今《醫師法》修訂塵埃落定,明日正式實施。相信《條例》修訂很快就會開始,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對條例中專醫生部分例舉了幾點期待:
1.老同志堅持老辦法
已經取得中等以上醫學專業學歷的村醫,合理考慮其工作年限,如果確實工作了20年以上,其對于農村醫療發展作出著重貢獻,對這個人群應給予更多特殊照顧。
2.多多聽取基層一線建議
廣泛聽取一線工作人員的意見建議,總結提煉中專醫生隊伍中的好經驗、好做法。
考慮到基層醫生能否理解。注重增強法律條款的可操作性,聚焦解決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便于基層工作人員理解和執行。
3.給中專學歷醫生明確身份
參照《醫師法》的相關規定,將鄉村醫生(含中專學歷)“資格證”和“執業證”分離;明確大家的身份。
中專學歷本就讓這部分人群存在感模糊,如果村醫身份再不明確,他們的存在感會更低。
基層醫師公社發現,在修法調研中,平穩解決中專學歷成為基層最高呼聲之一,辛苦付出理應在薪酬待遇上提升,體現出學歷無法看出的價值。
為了基層健康戰略的穩步推進,相信新的《醫師法》,以及即將到來的《條例》能切實保障村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