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名醫院“一把手”落馬
11月24日,河南省紀委監委發布了一則雙開處分決定。
![](https://www.innomd.org/img/article/16b40e5f71ef42debccf7179fff99931.png)
經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原副院長王**開除黨籍處分;由省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由于醫學的強專業性壁壘,醫院關鍵少數往往對購銷選擇起決定性作用,“一把手”腐敗成為典型特征。拔出蘿卜帶出泥,同一條利益鏈上的相關企業或人員腐敗行為也陸續被揭露,僅11月就有多名醫院院長被雙開。
11月21日,四川省資中縣紀委監委通報,資中縣中醫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決定給予劉曉平開除黨籍處分;由資中縣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11月17日,廣東省新會區紀委監委通報,新會區中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肖**嚴重違反黨的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決定給予肖日央開除黨籍處分;由新會區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11月14日,四川省普格縣紀委監委通報,普格縣人民醫院原院長、主任醫師拉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決定給予拉馬伍日開除黨籍處分;由縣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有業內人士稱,醫院院長已經成了“高危”職業。
02、醫療反腐全面升級
近年來,醫藥領域成為反腐敗的重點之一。
在利益的驅使下,無論是臨床上的醫護、醫院里的采購,還是藥企的銷售,都有可能鋌而走險,在藥品、器械的流通過程中為自己謀私利,而最后這些多出來的成本都將由患者和醫保資金來承擔。
今年10月,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三大醫療部門同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并研究貫徹落實,會議上“反腐”、“從嚴治黨”成為高頻詞。
伴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各部門紛紛入場,大規模介入到醫療系統,從上而下進行追究。
2021年8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于印發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2021-2024年)的通知》,集中開展整治“紅包”、回扣等專項行動,明確嚴懲違規違法人員,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廉潔從業水平。
今年6月,九部門聯合印發《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設置了14條落實細則,進一步加強對院內“商業賄賂”“耗材回扣”等違規行為的監管,嚴厲打擊醫藥購銷領域非法利益鏈條。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22年被查的衛生系統人員已經破百位,其中包括多位院長和黨委書記。
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表示,這些年諸多醫院“一把手”的落馬確實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新的貪腐還會重新滋生。要徹底改變行業風氣,必須進行全鏈條的監管。例如,高值醫藥耗材向來是商業賄賂和醫藥價格違法的重災區,在經過幾年的醫保飛行檢查后,科室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根據國家醫保局歷年發布的《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2021年,醫保飛檢共查出涉嫌違法違規資金分別為22.32億元、5.4億元以及5.58億元。國家醫保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國家醫保飛檢已進行了160余次,這還不包括省內組織進行的飛檢組次。
在進行全鏈條反腐的過程中,醫藥企業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截至目前,江蘇、河北、浙江、山東、河南、甘肅、江蘇等地均公布過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失信等級評定結果,并上報國家醫保局。其中涉及商業賄賂的企業被列入失信“黑名單”,或將面臨涉案藥品乃至全部藥品被限制或中止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的處罰。
不僅如此,除了官方監管,醫療反腐還需要借助社會力量。11月25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關于印發《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辦法》(簡稱《獎勵辦法》)的通知,該辦法將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獎勵辦法》明確把針對所有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的舉報納入獎勵范圍,并結合各地實際情況,規定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給予舉報人一次性獎勵。同時將獎勵金額上限由10萬元提升至20萬元,并設置了最低200元的獎勵金額下限,以起到激勵作用。
不難看出,國家在醫療領域反腐的決心。
業內人士表示,如今醫療反腐范圍和力度可是前所未有,醫院“一把手”落馬,其背后的利益輸送關系也會被曝光,這對藥企形成了極大的威懾力,倒逼藥企合規營銷,放棄帶金銷售。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