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七旬的許先生突發昏厥,前往西苑醫院就診并接受手術造影檢查。但術后出現不良反應,經再次檢查發現是造影時本應取出的導絲未取出,留在體內斷裂所致。許先生隨即起訴醫院索賠,日前市一中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院方應承擔全責,賠償許先生30余萬元。
患者起訴醫院索賠
76歲的許先生訴稱,他因突發昏厥到西苑醫院就診,并接受手術造影檢查,但術后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后經檢查發現,原本應當造影后取出的導絲沒有取出,留在體內發生斷裂。許先生認為,醫院的失誤給其精神上和身體上造成極大傷害,現在其生活無法自理,也給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許先生認為,院方應對此承擔全部責任,并起訴要求院方支付各項損失共計43萬余元。
面對起訴,醫院方面辯稱,院方對許先生的診療行為符合醫學診療常規且不存在過錯。導絲之所以在患者體內斷裂,是由于患者家屬不愿承擔手術風險,要求選擇保守治療所致,因此不同意許先生的賠償要求。
醫院辯解缺乏證據
法院審理后查明,許先生因頭暈反復發作一年,于2007年9月26日在西苑醫院住院治療,并接受"大動脈、頸動脈、椎動脈、鎖骨下動脈造影".手術結束時,院方未將術中所使的泥鰍導絲從許先生體內取出。
庭審中,西苑醫院認可根據診療規范,手術完成后體內不應有任何異物。此外,雖然醫院辯稱未取出導絲的原因是"患者家屬不愿承擔手術風險要求選擇保守治療",但未能向法庭提供相應證據。
斷裂導絲體內游走
許先生出院后,體內導絲斷裂,導致金屬異物存在于體內多處。2009年11月,許先生因咳痰、痰中帶血1個多月,在北京安貞醫院住院治療。CT檢查顯示,其體內"主動脈官腔、左心室、心尖內金屬異物".
2010年5月,許先生因頭暈惡心嘔吐8小時,再次在西苑醫院住院治療,胸片檢查顯示"心影及胸腹主動脈及右肺門區多發高密度線性異物".
2012年12月,許先生因腿疼病6年、雙下肢無力兩年,到309醫院住院治療,由于其體內殘留有導絲,無法進行MRI 檢查,只能出院。隨后許先生又因摔倒后下肢無力不能行走20余天,在博愛醫院住院治療,經過頭部CT檢查,發現顱內有金屬異物。
2014年1月,許先生又到三博腦科醫院住院治療,檢查發現腹內主動脈及雙肺有異物。訴訟中,經過法院委托,相關機構認定許先生已構成八級傷殘,且導絲斷裂與許先生的身體情況存在因果關系。
終審判決醫院擔全責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診療規范術后不應在患者體內留有任何異物,而西苑醫院在為許先生實施手術后卻未將導絲取出,且無法就未取出原因給予合理解釋。而現在,斷裂的導絲已滯留許先生體內重要組織器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自身疾病治療,還導致其未來存在不確定風險。法院據此認定西苑醫院對許先生的醫療行為存在過錯,應承擔100%的侵權責任。并判決院方賠償許先生各項損失共計304978元。
判決作出后,院方不服提出上訴。日前,市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院方上訴,維持原判決。